行政服务效能再提升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核心提示: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审批服务集约化、系统化、制度化,构建“一门可办、一网能办、一次快办、一域通办”模式。依托“中介网上超市”,健全中介机构评价体系,探索涉审中介市场化改革,确保中介服务费用时间“双下降”、质量效益“双提升”。
行政服务效能提升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我市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放管服”改革成效显现
日前,泰州常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从登记注册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领票,开办企业的一系列流程在1个工作日内就办结了。
去年,我市正式启用位于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的一站式“企业开办专区”,群众办理企业开办相关事宜更加便捷,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今年二季度,泰州市行政审批局联合泰州市税务局从业务系统中随机抽取开办企业案例,统计用时。我市以平均用时1.67个工作日,列泰州三市四区第一位。
“企业开办专区”是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缩影。近年来,我市紧抓“放管服”改革牛鼻子,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多措并举加强监管,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瞄准“盖章多、材料多、时间长”等问题,我市多部门简化流程,联动审批,精简材料,借助互联网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在线审批、企业名称网上自主选择、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等。通过流程重造,我市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84个工作日缩减到37个工作日,提速56%。
去年,我市专门建立一支百余人的“店小二”队伍,为属地所有产业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当年,“店小二”服务了96个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帮助企业节约审批成本19万元,节约时间10560日。
今年2月23日,靖江市行政审批局揭牌成立。我市将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的职责,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政务数据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行政审批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对外加挂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我市“放管服”改革进入新阶段。
破解“三中”顽疾再发力
“中间环节多”“中介服务乱”“中部梗阻”是制约行政服务效能提升的顽疾。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着力破解,致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行政成本最低地区。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成立行政审批局的体制支撑和动力之源。目前,市行政审批局已有效承接市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文体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划转的审批事项。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继续做好划转事项承接工作,逐步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模式,并会同审批部门对所有进驻事项实施流程再造、环节精简、时限压缩。
去年,靖江市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建成投运,业主可通过网上超市公开透明地选择中介服务业务。中介超市面向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常态开放。针对中介机构普遍存在信息不完整、收费不标准、服务不规范等乱象,今年市纪委监委会同市行政审批局组织开展了涉审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市行政审批局将依托中介超市,统一发布入驻单位执业信息、办事指南、服务收费等信息,做到服务项目明晰、收费标准明确、服务标准明朗。中介服务将实施绩效评价机制,由项目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审批局三方进行综合评价。这些举措,致力于中介服务费用时间“双下降”、质量效益“双提升”。
针对“中部梗阻”问题,市行政审批局将狠抓窗口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进驻事项服务指南,执行“六件”(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退办件、联办件、急办件)办理规程,规范服务、文明服务、高效服务,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优化营商环境永不止步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位列96个县(市、区)第14名,“开办企业”“不动产交易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纳税”等5个方面的指标获评全省先进地区。
营商环境是易碎品,永远处于进行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我市各地各部门正对照《靖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落实审批服务便民利企50条意见责任分解方案》《靖江市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政策措施》,逐一落细落地。市行政审批局专门制定责任分解方案。市效能办、各派驻纪检组全程介入,按月督促各责任单位跟踪落实。
企业登记注册“容缺后补”制度已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对已具备审批条件,且申报材料中主审要件齐全,只是辅助性申请材料不齐全的情况,由申请人书面承诺补齐相关申请材料,采取非主审要件“容缺后补”,先行受理,并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最大限度减少申请人往返次数。
国庆前夕,我市将公布一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代理办、预约办”服务清单、办事指南,广泛征集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我市将优化重大产业项目审批服务,设立产业项目服务中心,增设联合服务、项目属地窗口和“店小二”自助服务区;开通项目审批智能平台、O2O数字化审图,推行蓝章容缺预审,构建并联办、协同办、容缺办、承诺办的绿色通道。
……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期待各地各部门继续勇于破除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和要素供给,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速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