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敢啃“硬骨头”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符合改革逻辑,也符合发展逻辑,是我们该做能做、又可以大有作为的改革抓手和突破口。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要攻的“堡垒”、要啃的“硬骨头”还不少。
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基层反映的一些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就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来说,还不够到位,存在“放小不放大”“明放暗不放”“你放他不放”“要求人家放自己不放”“无关紧要的放关键核心的不放”等现象。说到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总是认为有上位法约束,不能减、不好放。
深化改革难免会遇到法律“天花板”,关键是要吃透法律的立法精神,弄清法律约束和鼓励的区别。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明确,除关系国家公共安全、生态安全,除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公共利益,投资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全省每年投资项目众多,真正与“两安两重一战”有关联的毕竟是极少数。
市场瞬息万变,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繁琐的问题不解决,等拿到全部批文,黄花菜都凉了,企业哪里等得起?省委省政府刚举行全省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旨在加大稳增长、调结构的有效投入力度,强化补短板、增供给的精准投资导向,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些项目都会涉及数量不等的审批事项,确保按时开工建设、顺利竣工投产,需要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构建起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改革实践中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用足“天花板”下的自主空间。比如,有的省级层面暂时不便取消、市县已有能力承接的审批事项,可以采取委托方式下放到基层,及时给予指导。比如,环境评估、节能评估确需开展,但可以用“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来简化或取代单体项目的逐个评估评审。再比如,地质灾害、地震安全、文物覆盖、重要矿产覆盖,一个区域内的情况不会有太大差别,可以从单个项目评估转变为一个区域内联合评估。
这些探索在我省部分地区已有成功实践,既没有背离相关法律的立法初衷,也务实有效地将法律要求落到实处,且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机关和市县都是责任主体。但是,有些部门单位因为上下不对口、下面没腿了,就缺少热情、不愿作为,个别的甚至给地方改革设置障碍、故意刁难。这种现象必须迅速整改!
推进“两聚一高”,既要向改革要活力,又要靠法治来护航,确保各项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进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至关重要。省级机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带头改革、作出表率。“一把手”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树立市场化思维、包容性思维、服务和开放的思维,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拿出硬招实招,尽快实现省级部门“不再审批”,推动市县区扁平化管理、一层级全链条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