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传播力建设如何做“加”法

17.08.2015  11:32

              从报网互动到媒体融合,媒体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正从物理变化走到化学变化。媒体融合通过技术驱动释放出更大的内容生产力,所有的包容、整合和提高,目的是为了让媒体更好地服务用户。融合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巨大工程,那么,对于行业报来说,该如何通过融合提升其内容的传播力呢?


  加快渠道建设


  毋庸置疑,行业报拥有行业和领域内最优质的记者编辑团队,拥有很多优质的内容,但是在渠道和平台建设上还远远不够。新闻采编渠道、信息传播渠道的局限,都将成为报道效果提升的掣肘。


  信息采集的触角是否能深入到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传播渠道是否能直接到个体用户的手边眼前,是摆在行业报面前的一个难题。中国手机用户13亿,智能手机上网用户突破5亿,具体到各个细分行业,也是不小的用户量。但在移动互联网上,大多数行业报至今没有良好的渠道建设规划、足够重视的产品生产团队和优质的内容挖掘。已经申请的微博、微信,仅靠一个人在维护,报社整体的原创能力没有供给。而反观中央主流媒体,微博、微信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建设平台,几乎是在举整个媒体的采访团队之力供内容给新媒体,同时新渠道也在用户生产内容方面反哺媒体的内容建设。行业报在全新采集和传播渠道的建设上,时不我待又任重道远。


  加强原创能力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信息爆炸。受众的核心需求从获取信息升级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优质内容必将越发成为核心竞争力。


  今天的新闻不仅是要当跑街先生,更要擅长在专业领域,通过知识积累、人脉积累和数据挖掘发现隐藏的事实真相。对于优秀报道的认可,人们有一个共识,它有很好的价值观、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有很鲜明的主题,有优美的语言文字和视觉符号,这是共同的。编辑记者能否做到行业和领域内的专家,报社是否有专业权威的内容资源,意义不言而喻。


  信息浩如烟海,人们的本能是寻找权威可信的消息来源,这正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机遇。信息传播的专业表现在专业信息的采集分析解读能力上,也包括传播符号运用的专业,可视化、分众化的表现形式正是新媒体平台上专业新闻的优势所在。


  加大核心用户开发


  媒体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播和信息经营已经拥有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作为媒体,作为传播机构,不能局限于传播机构自身的能量,而是需要考虑开拓直接来自用户的信息感知力、信息合成力、信息传播力和信息创造力。


  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平台开发新的核心受众是报网互动的重要内容,但一些行业报对于核心用户的开发手段思路依然十分传统。有的报社很长时间没有策划过读者征集、大型评选等互动活动。单向传播持续,严重影响媒体内容建设的活力。对核心受众开发不足背后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议程设置能力的不足。


  加深综合信息服务


  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最终要形成全新的信息产品形式。传统媒体的内容不能只作为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只有拥有位于产业链高端、且不断升级的产品,把自己变为新媒体才能再转型、融合中占据主动。因此,进行信息深度加工和全新整合,提供更综合的服务,是融合的目的所在。


  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过于沉迷动态信息的生产制造而忽视对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对信息使用的控制,早晚会成为弱势群体。信息链、关系链、支付链、商品链,是新媒体服务的标配。这些链条的增加也应该是深度互动的方向。


  有一篇文章在媒体从业人员的朋友圈很火,题目是《我们从来没有一个敌人叫新媒体》,作者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曾经的制片人杨继红,她的新职务是中央电视台网络新闻部主任。笔者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裹挟着媒体行业怎么变,对于每一个怀抱新闻理想的从业者,不变的是追求新闻价值的情怀。但不变之中,用户群体带来的变化,任何媒体都无法忽视。传统媒体的敌人从来不是新媒体,而是缺乏新媒体的用户思维,媒介焦虑从来不是要思考电视的开机率、报纸的发行量,而是如何满足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