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相连 守望生命
——江苏“最美红十字人”之八
黄希来,男,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中铁十局四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现场领工员,现担任徐州市红十字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参加工作30年来,他捐资助学、奉献爱心、体贴工友,他义务献血、捐献血小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个个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丝丝善举,却在黄希来身上诠释出了人间大爱。善之涓涓细流汇聚爱之滔滔洪流。他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江苏省“最美红十字人”、江苏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徐州市“最美红十字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美一线工人”,感动中国中铁十大人物、中国中铁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挽救生命大爱无疆 黄希来热心公益事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也了解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白血病患者多么渴望能够与捐献者配型成功,被深深地触动了,义无返顾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0年6月7日,黄希来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你被配上了!”对方说:“我是江苏省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您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的患者配型配上了,您愿意捐献吗?”得知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黄希来非常激动:“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我的幸福。如果说那名患者是幸运的,我觉得自己也是幸运的,毕竟配型成功的比例太低了,只有几十万分之一。” 2010年12月21日,红十字会与公司领导对他进行了欢送仪式,徐州电视台第一百姓栏目进行了专题采访,他乐观地说:“只要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不论多长时间我都能坚持。一次不成功,我愿意捐献第二次”。接着进行了为期5天的一系列注射,每天注射刺激骨髓增长干细胞的药物,导致骨髓生长干细胞从骨髓流入血液。同时,受捐者做高剂量的化疗。27日下午,黄希来两只手臂被插上了输液管,把血液从右手臂静脉抽出,一个像离心分离机的机器循环鲜血,分离出健康的干细胞,把血液从左手臂输回体内,整个采集过程长达近5个小时。他全身的血液在密闭的环境下体外循环了4次,从14000毫升的血液中,终于提取了造血干细胞悬液140毫升。捐赠过程中要忍受难以承受的疼痛感,最难受的是手臂必须保持伸直,且要忍受压差带来的恶心感和胸闷。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黄希来同志拒绝服用让这过程较为舒服的止疼药。整个过程结束后,他全身都已麻木,在护士的搀扶下回到病房。24小时内,黄希来的造血干细胞被封存运往上海,注射到了患者体内,成功挽救了那名白血病患者。并不是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够义无反顾地成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一些志愿者甚至在被确认捐赠的过程中临场退缩,这让那些刚刚燃起生命希望的白血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都深受打击。
黄希来(左)与造血干细胞受捐者亲切拥抱
黄希来是徐州市第18例、江苏省第179例成功实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当承载爱心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其意义无异于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同时给白血病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如今,当年的那名白血病患者已经娶妻生子,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热心公益播洒爱心 黄希来读书不多,却一直坚守这个简单的道理。他的善举早已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中,生命里。由于工作地点经常跟着施工工程所在地变动,黄来到一个城市都会先把献血站在哪摸得门清。寒来暑往,20多年来他也随着项目部辗转了全国十多个省份。自1998年以来坚持每年至少义务献血2次,先后献了十多次血小板,献血证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
黄希来热爱公益活动,经常关爱老人、孩子,救危助难。雅安地震时,他带头捐款1000元;他到医院探望白血病儿童,送去关怀和温暖;他去养老院照顾老人,给老人洗脸、梳头、按摩,陪老人们聊天解闷。老人们都高兴得不得了,拉着他的手不松开。黄希来在爱的路上带着快乐行走,用爱心温暖留守儿童、贫困老人,为他们撑起爱的精神家园。黄希来认为,一份关爱能温暖一片心灵,一个善举,能让孩子、老人多一点温暖,多一点笑声。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黄希来在第一时间联系徐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过电子汇款的方式,先后两次向疫区捐助善款共计1500元。随后,他还通过所在的徐州黄河西路项目党支部自愿向 湖北疫区捐款。
徐州市红十字会负责人还专门与黄希来通电话:“感谢黄师傅为疫区捐款,我代表徐州市红十字会对您的爱心行为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敬意,相信您的善举,将给武汉带去温暖,将使疫区人民增添对生活的信心。”而在黄希来眼中,自己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
2月23日,黄希来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到,当前疫情防控血液紧缺。第二天一大早,黄希来面戴口罩走出家门,随后,他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徐州市中心血站世贸广场采血点,采血工作人员从黄希来胳膊上缓缓抽取出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这相当于人体400毫升的血液量。这也是黄希来继2月3日后,一个月内第二次来这里捐献血小板。
与献血不同的是,采集血小板过程繁琐复杂,采集医护人员从捐献者的一只手臂进针,通过相连的管道,将采集到的血液流入血液分离机内,分离出血小板后,再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整个过程大约一个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于普通人而言,都是一次对身心的挑战,但是黄希来一个月内两次捐献血小板,实属不易。
爱心是一个人真正自发的行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开始。让公益活动成为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施与受。他正带着一批人、一个团队,扛起社会责任的大旗,将点滴爱心奉献给社会。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又一批人、一个又一个团队,扛起爱的大旗,将点滴爱心奉献给社会,他所在的单位先后成立“黄希来爱心志愿者团队”50多个,成为中国中铁推进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的一面旗、一团火。
清苦自己温暖他人
在黄希来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从事过管道工、钢筋工、炊事员、领工员等岗位。作为一名普通普通的一线员工,他的收入并不高,生活中的他也非常简朴。60元的皮鞋、100多元的外套,他一穿就是好几年,平时对自己十分“抠”的他,却是大伙儿眼中的“暖心大哥”。当听说贫困山区的孩子辍学了,他及时的为孩子们寄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数年来他已为9名贫困学生捐助三万余元;当看到医院里的患者因找不到配型的血源而急的团团转时,他主动的挽起衣袖,多年来,他已经义务献血超两万毫升;当看到项目部的伙计因头疼脑热面带愁容时,他总是体贴的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暖心大哥”的称号也就是这样慢慢叫开的……30年来,黄希来心中始终有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 那就是“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2012年11月12日,黄希来像往常一样,骑车去买菜,在路上捡到一个皮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各种证件、若干现金和一部手机。他看见手机通讯录上有“嫂子”称谓,就马上拨打了过去,一个小时之后,一位年轻的姑娘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黄希来的面前,她激动地握住了黄希来的手,“谢谢、太感谢了、我沿路找了很多遍,都一无所获,我都打算放弃了,我嫂子接到了你的电话,让我说什么好呢?”“不用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换做别人,也会这样的!”他来轻轻一句话,就骑车走了。有这样一句老话:“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百件,做一辈子好事”, 这形容的大概就是黄希来这样的人吧!
有记者采访他时问到:“是什么样的动力激发你做这些好事的呢?”黄希来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每个人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