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相比去年末的增速低1.4个百分点。其中贷款增速较高,达到14%。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从3月末的数据来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去年末的13.6%;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7%,同比高0.6个百分点。显示信贷投放仍保持较高速度,对稳增长、促转型和保民生的支持作用也在增强。
同时,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3.48万亿元,同比下降7.2%,占比为2.7%,同比低0.6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这与一季度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有关。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渐深入人心,以及美元汇率走强,企业结汇意愿减弱、购汇动机增强,并采取了增加外币存款、减少外币贷款的财务操作。
在监管加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所减弱的背景下,表外融资增速减缓。3月末,委托贷款余额为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3.6%;信托贷款余额为5.3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分别比去年末低5.6和6.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6.96万亿元,同比下降7.6%,延续了去年末的下降趋势。
融资机构继续改善,股票融资增速提升,3月末,企业债券余额为12.00万亿元,同比增长24.3%;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3.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后者增速比去年末高1个百分点。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利率之间存在较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利率先行于社会融资规模变动约一个季度左右。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加会引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GDP和CPI的上升。
3月初以来,在央行的MLF投放、调降公开市场回购利率等操作影响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会对下一阶段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并进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物价等主要经济变量提升。
一季末社会融资规模127.52万亿元同比增12.9% -
南京20:20 24.04.2015 中小企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