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路上不能循规蹈矩

27.11.2014  15:38

   ■编者按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变革,媒介环境正在重塑,传播模式的变迁革新了传媒格局,加快了传媒业的融合与转型。在这一大背景下,11月22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的“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高端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政策机遇——媒体融合战略的深度解读”“多元实践——打造新型融合媒体的创新和路径”“传媒教育——契合媒体融合战略下的协同发展”3个主题论坛组成。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战略,全方位解读了媒体融合战略的重要意义。来自传媒学界的专家学者、传媒业界的相关负责人从多元视角,深入交流与探讨了媒体融合的改革创新之路。本期《视听周刊》(07~08版)特别推出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在“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高端研讨会”上,传媒学界的专家学者、业界相关负责人围绕当下媒体融合中的政策机遇、多元实践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媒体融合的改革创新之路。

      学院派

      融合的最大收益在于实现“免疫”

      随着媒体融合话题的不断升温,其交流与研讨也正在不断深入。“强调融合其实更应关注的核心是媒体实际的影响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金兼斌认为,这种影响力取决于每一代人以及不同兴趣者的区别,毕竟不同的人使用媒介的习惯和方式不同,偏好也有差异。就像Facebook,现在美国十几岁的孩子认为那是他们父母用的,他们基本不用。因此,能够获取有用信息的媒介才是好的平台,这需要通过融合来实现。

            而谈及对平台的理解,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钟大年认为,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播的内涵、属性,更像是社会形态的再造,其本质就是在打造平台,而平台的属性要大于媒介组织的属性,如果这个认识不改变,传统媒体想要适应媒体融合是不可能的。

      目前,融合的话题总与互联网撇不开关系。对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陈开和强调,不应忽视互联网这个全球性的传播平台,因此,有实力的传媒集团在内容建设方面应该考虑到国际层面的融合媒体之下的内容生产、传播,要善于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其中涉及跨国、跨文化的因素,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同时,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认为,媒体融合绝不仅仅在战略上充分强调,更有效的战略一定是结合实际的需求。而经过这一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最大的收益绝不是学会了客户端等该怎么使用,而是具备了创新能力,在未来新媒体继续去发展,继续去演进的过程中,传统媒体随时运用这种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更从容地面对一些新的挑战,实现“免疫”。

      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看来,不管媒体怎样融合,其目标是不能动摇的,就是壮大主流思想的舆论场,依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要一如既往地去弘扬正能量,防止虚假新闻传播,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大胆改革。

      转型派

      融合与自身定位一致的内容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虽然融合的话题不断被提及,但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强调,如果没有退出机制,媒体融合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他认为,只有让一部分媒体死去才能让更多的媒体生存下来,才能让市场腾出足够的空间,才能让整个媒体市场活起来。在没有退出机制的环境下,一些媒体和媒体人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正确的,其一是临危不惧,对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反应迟钝,抱残守缺;其二是把融合作为政绩,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或者实现其他目的,大造声势,不顾实际效果;其三是盲目跟风,大家做我也做,不但浪费了资源也失去了机会,而真正想干事的人又因为没有退出机制而难以大有作为。

      在人民网副总编辑许丹丹看来,媒体融合是影响力延伸的有效途径。这其中,传统媒体要融合与自身定位一致的内容,这样才更容易在用户中产生认同感。同时,她还提到了流程再造是所有媒体都应考虑的问题,不同媒体应根据媒体的发展时间段调整流程再造的方式,这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时制定并调整。

    “现在新媒体的发展是不走寻常路的,大家不能用以前循规蹈矩的方式去思考怎么去发展我们的媒体。”中国日报网总编辑于熠镭表示,在融合道路的选择上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强化产品意识,一篇文章的上版并不是它的终结,而是新生命的开始。

    “无论怎样融合,内容产品本身都是重要因素之一。”壹读传媒总裁林楚方说道,当对内容的认识发生改变后,客户端会主动想着怎么把内容产品跟其能够形成更为自然的连接。而这其中,要善于学习,在学习中真正理解技术的逻辑,如果只是天马行空地去想象,也许能碰上一两个好的创意,但一定很难去把它实现。

      创业派

    资本注入加速融合脚步

      随着媒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资本的注入让融合的脚步提速。对此,中国建投华闻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张向东认为,技术进步让融合区别于合并,但除了技术进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本推动。因为在传媒投资过程中,高度融合的背后是资本力量的推动。可喜的是,媒体融合不断推进让传媒业外资本进入业内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一方面,政策的陆续出台为业外资本进入传媒领域保驾护航,为媒体融合保驾护航,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另一方面,文化传媒发展的强劲势头,为业外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坚强的资本基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业外资本进入传媒领域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实,一谈到资本进入会让很多传统媒体人感到些许恐慌,认为资本带来的可能会是失去控制的内容,但在深蓝财经创始人黄利明看来,结果恰恰相反,反而真正的资本是最关注内容本身的安全性。因为如果一旦内容不能把控投资就有可能打了水漂,其受损程度也将是最大的。

      当然,投资人看中的是好的项目,唯有好的项目才会产生较大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项目才能算是好项目呢?对此,今日头条总编辑夏勇表示,好项目一定要为人所实用。今日头条的愿景是希望消除人们“我如果早知道就好了”这个遗憾。其实“早知道就好了”体现的是信息和人之间的不匹配,而今日头条就是要提升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的效率。这其实是一次对信息传播的再次解放。以首页为例,把少量的受众比较关注的新闻放在有限的版面上,这些新闻传播效果非常好,但是仍有大量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会隐藏得很深,不会被读者发现,比如国际政治可能很多人关注但也有些人不关注,甚至有些人更关注家里的暖气什么时候来,不同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不同人群的“头条”,这也就是今日头条分发信息的价值所在。

      “不管将来媒体形态什么样,关键是要符合整个时代发展的需求,如果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媒体也能成为新媒体,如果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新媒体也可能成为传统媒体。”夏勇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