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吃“螃蟹”的检察院 昆山以创新为驱动增强监督实效
敢于尝试别人没做过的事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江苏检察系统中,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以创新为驱动,增强监督实效,成为“敢吃螃蟹”的基层院之一。
近年来,他们率先建成全国首个“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在全国首创“远程视频审讯系统”;建立“刑事检察办案区”,填补了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案件规范办理的空白。
逼出来的创新
案多人少是困扰政法干警的难题。据了解,苏州检察机关办案量在全省排名第一,仅昆山一个基层院的受案量几乎相当于江苏某些地级市的捕诉量。
信息化成为该院增强办案质效的切入点。全国首个完整的政法信息协同平台成功在昆山上线运行,一条横跨公检法三个部门的信息高速公路应运而生。公检法干警在平台上办理、流转刑事案件,不用重复录入文字材料,办案时间大幅缩减;平台留痕功能促使法律监督更加深入。同时,该平台还为科学研判社会治安、科学决策等政法工作提供详实数据,在苏州全市政法机关中推广使用。
除此之外,短短20天里,该院自主研发全国首个融笔录示证软件于一体的“远程视频审讯系统”,检察官可以足不出户,对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远程提审,大大节省了办案时间,该项举措在全国检察系统中推广。
走出来的规范
过去,检察机关在办理非羁押诉讼案件时,没有固定的提讯场所,也没有监控录像,不仅影响正常的办公办案环境,安全、廉洁执法都可能存在隐患。2013年,昆山市检察院开始探索建立公(直)诉办案工作区,从传唤、安检、登记、等候到讯问、询问的全过程制定了规范流程。该办案区采取双通道设计,检察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全程录音录像,法警同步监控,环境庄严肃穆。
随后在此基础上,该院延续其理念又先后建成刑事不起诉检察庭、未成年人温馨谈话室、公开听审室、公开约见室等。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公(直)诉办案工作区更名为“取保候审案件专用审讯室”,与以上这些办案场所合并为“刑事案件办案区”。
如今的刑事案件办案区除讯问、询问外,还可以进行不起诉公开审查、公开宣告,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刑事和解、羁押必要性公开审查、法律咨询、训诫等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开设刑事案件办案区的昆山经验在全省检察机关已基本覆盖。
做出来的信任
摆脱“坐堂办案”,参与社会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昆山市检察院设立派驻区镇检察室的目的。该院先后在张浦、花桥、千灯、巴城、周市建立检察室,“带案下乡”,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更侧重于勘察案发现场、接触被害人、走访案发单位社区组织等,更全面地了解案发原因、危害结果,强化监督、纠正违法。
各区镇检察室与本院相关职能部门还形成了配合监督模式,通过走访调查、约见约谈、撰写《检察建议》《情况反映》《法律分析意见》等,先后协助推进了大宁购物广场等30余家重点治理单位开展整治工作,把安全和舒适还给群众,获得周边居民一致好评。
去年,该院依托区镇检察室,又探索推行了“社区检察官制度”。每周参与居民议事会,从法律角度协助社区解决治理难点。结合办案实例,定期更新“检察官之窗”宣传栏,为居民开授法制课等,将法律服务实实在在地延伸到群众“家门口”。通讯员 唐慧玲 记者 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