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女潜航员首秀“表现不俗”
17.03.2015 11:45
本文来源: 妇女联合会
历经近4个月,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下潜13次,大洋第35航次——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圆满完成。
现场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说,这是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印度洋深海热液活动区开展科学调查研究,不仅验证了“蛟龙”号深海作业技术能力和优势,而且在科学、人员队伍培养等方面“斩获颇丰”。
于洪军表示,结合下潜科考作业,还顺利完成了包括张奕和赵晟娅2位女潜航员在内的6名潜航学员的下潜培训。学员们在生理心理适应能力、环境观察能力、水下通信保障和设备操作等方面出色完成了培训任务。我国潜航员队伍后继有人。
“张奕和赵晟娅表现不俗。”潜航员傅文韬说,“她们是全国范围选拔出来的,自身特别优秀。本航次她们的位置是副驾驶,能够按照下潜计划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克服了潜器里空间狭小带来的多种困难。”
“深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作为女潜航员,她们的努力和付出会更多。我对她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希望以后还能够一起训练。”潜航员唐嘉陵说,跟男潜航员相比,女潜航员更加细致,这是她们的优势。
“去年一年训练任务集中,她们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于洪军表示,按照培训计划,女潜航员需要完成三次副驾驶和三次主驾驶的下潜任务,根据考核结果,才能“毕业”胜任潜航员岗位。本航次她们完成了副驾驶的训练任务。
随着“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单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尾声,“蛟龙”号将安家青岛。
本文来源: 妇女联合会
17.03.2015 11:45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