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虫”不抓,百姓养我们何用?
——记滨海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长刘文胜
新华报业网讯 近几年,滨海县已有45个科级以上“蛀虫”被查办。其中每一条“蛀虫”能得到查处,都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滨海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刘文胜。
盐城市原面粉厂改制因涉及下岗职工切身利益,曾引起200余人上访,相关单位调查后一时成为“夹生案”。2013年8月14日,盐城市检察院将该案交给刘文胜反贪团队。为了摸排职务犯罪线索、寻找证人,刘文胜和干警一次次走访群众,还曾整夜蹲守某小区。他们先后赴浙江、云南等5省调查取证,行程8000多公里,取证谈话近百人,查阅账目2000多本,形成卷宗材料32卷,历时140多天,最终将侵吞国家和职工利益案值达1000余万元的7名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今年3月28日,一群两鬓斑白的原单位老职工将一面写有“反腐先锋”的锦旗送至刘文胜手中。
刘文胜常说:“群众有反映,我们就要有行动。身边的‘蛀虫’不抓,百姓养着我们有何用?”
2009年,滨海县老百姓中一度流传着“医疗保险不保险,看病报销难上天”的说法,群众花钱看病不能及时报销,审批过程困难重重,很多不合规的小药店、小诊所却又被批为医保定点机构。刘文胜带队秘密侦查,初步掌握县医保中心负责人收礼受贿、滥批定报点等问题。这时,有人以“关心”的口吻提醒刘文胜:“这个娄子捅破了,会引发‘连锁反应’,对你个人发展也会有影响。”可刘文胜清楚,医保基金关乎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最终,该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均被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有段时期,滨海县城周边无序开发低价倾销小产权房屡禁不止,由于房屋存在质量隐患,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刘文胜偶然经过一处工地,发现包工头竟在夜间偷建抢建,不由警觉。从2011年3月起,他和同事彻查房屋拆建、改建、违建过程中,从审批到监管、从社区主任到执法队员、从开发商到国家工作人员系列行、受贿窝串案,接着又组织查处乡镇国土、村建、工商等系统负责人和一批行贿开发商,挖出背后“保护伞”多名,累计立案查办27件36人,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在县城办案,时不时要面对人情乃至亲情的抉择。2012年下半年,刘文胜查办李某受贿案,李某的丈母娘仗着和他沾亲带故,多次说情开脱,均被拒绝。他常告诫反贪干警:“交际太广了,就会少了一份办案的锐气,多了许多顾虑和牵扯。”他和家人为此“约法三章”:不打听案情、不替人说情、不收受礼品。
刘文胜的老父亲常年生病卧床,孩子在读书,房子要还贷,妻子1998年下岗后一直在药店当临时工,可刘文胜婉言谢绝了一些人主动提出的帮助:“日子紧巴,但活得坦然,睡得安稳,过得踏实。”
刘文胜组织查办的很多案件,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十大精品案件、优质案件和最有影响的反贪案件。今年4月,他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杨树立 本报通讯员罗世荣徐汉友李章全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