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虽痛 前有亮光——新常态下江苏企业一线见闻
经济冷暖,企业先知。年终岁尾,记者走进江苏多家企业,实地感受企业转型中寻找机遇的艰辛历程,倾听企业家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新期盼。
转型之痛:“都说转型好,痛有谁知道”
“企业发展历程就是不断突破瓶颈的过程。”在江苏共创人造草坪的一间会议室,总经理王强翔讲起他的创业故事。2002年,王强翔与哥哥放弃经营多年的教育用具生意,转向国内刚兴起的人造草坪行业,“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刚起步时,员工不足10人。“没有客户,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一度面临倒闭。”王强翔说,最困难的时候他“把老婆的工资都拿过来了”。他们调研后优化营销模式,把销售重点转向建筑工程企业,通过抢占渠道一下子打开了市场。10多年来,企业不断引进人才、延伸产业链,正式成为全球9家国际足联推荐供应商之一,目前产品销往海外70多个国家。 “都说转型好,痛有谁知道!”谈起企业转型,企业家直言相告。江苏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显光2009年从房地产转向装备式建筑行业,在“工厂里造房子”,为此花费上亿元引进德国生产线。“从国家导向看,路是走对了,但总投资5亿元,贷款2亿元,项目没开展,就要付2000万元利息。”
谈起发展之“痛”,张显光眼眶泛红,“家人常常怪我,这么苦是自找的,要是当时继续搞房地产,几倍的钱都赚回来了。”
转型之光:“破釜沉舟,方见曙光”
在挑战增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企业何去何从?
“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就是破釜沉舟。”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银平说,家族里兄妹6人原来都是做纺织、包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家感觉“日子越来越难过”。2010年选定电容膜这一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花了2亿元从德国引进一条先进生产线,全部电脑控制,只需40个技术人员。今年投产10个月来,销售已近1亿元。
“想要销路,先换思路。”一些制造业企业家坦言,像过去那样“闭着眼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主动求变,才能在新常态下生存。
“好东西才会有好出路。”在位于江苏连云港的中复碳芯电缆公司产品陈列室,公司总经理助理朱维新介绍了“自家”产品。这家新材料企业依靠与哈尔滨一家研究院共同开发的项目,有了立身之本。建厂两年多,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年产能达两万千米,占据国内市场约四成份额。
在陈银平看来,转型升级“永远只有进行时”。江苏中立方不断进行技术攻关,主打产品电容膜厚度从9微米降到3微米,竞争力大为提高。
转型之愿:“腾笼换鸟,要换好鸟”
“腾笼换鸟,一些地方不知道什么是好鸟,看看邻居家放的什么,也抓一个,导致产业‘局部有序、总体无序’。”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伟说,大量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创新能力,江苏高投已累计投资500多家创业企业,助推50多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除了企业个体的转型努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也需发力。华泰证券总裁周易介绍,其并购业务已成为行业龙头,致力于通过产业整合、打造新蓝筹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采访中感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压力、转型、竞争、整合将是发展的“常态”,而他们最期待的是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最近的贷款遭遇,让陈银平很是“不平”:一家银行本来要放贷1000万元,各项材料都符合,上个星期突然反悔,原因是“最近一些浙江老板办的企业出了问题”。“银行考虑风险很正常,但不能搞地域歧视,把人‘一棍子打死’。”
融资难仍是企业关注焦点。“过剩行业也有优势企业,我们这样行业内较好的企业,资金压力仍然很大。”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建平说,希望金融配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记者 王骏勇、凌军辉、陈刚)
编辑: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