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长治检心得]蔡和方:“三转三新”从严治检落地生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自身作风建设,关系到检察形象,关系到公正执法,关系到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关系到群众对法治的信仰。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检察机关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必须努力形成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新常态,推动从严治检落地生根。
一、转理念,认清新常态
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检察机关只有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严格要求、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地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才能不断促进作风的持续好转。检察机关加强作风建设,贵在敢于动真碰硬,重在深入长久坚持,构建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是推进从严治检的重中之重。
把抓好作风建设作为最大责任。要牢固树立不抓作风建设就是失职,抓不好作风建设就是不称职的理念,恪尽从严治检之责,把抓好作风建设作为最大责任、最大保证、最大政绩。检察长、党组书记作为从严治检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严”字当头,敢抓敢管敢于担当。
守住底线红线,做到自律自省。切实把全体检察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从严治党、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上来,把干警的日常生活作风建设纳入到全院作风建设工作整体中。认真落实高检院制定的《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试行)》、《检察人员八小时以外行为禁令》等,要教育、引导干警清醒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在生活上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决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断增强自律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二、转作风,适应新常态
坚持强化责任,在其位谋其政、谋好政。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确保把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抓在手上,进而要求部门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一以贯之,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持之以恒抓作风,既注重广度,又注重深度,既注重密度,又注重力度,经常抓、深入抓、长期抓。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人头重点苗头。对干警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支部帮教,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错误。坚持从严从实,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对违纪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搞下不为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向我看齐。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带头办案、带头调研、带头授课;在作风建设上,要有“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胸襟和勇气。坚持依靠干警,全员发动全体参与。发挥干警在作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听意见、听建议、排问题,确保得到干警理解、支持和认可,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改进的良好局面。
三、转方式,引领新常态
转变教育方式。坚持不断充实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转变教育方式,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引领作风建设新常态。同时,在教育形式上力求创新,充分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作风教育。
转变制度方式。要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八项规定”、深化阳光检务、办案区管理使用、执法办案和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制度,着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努力形成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
转变监督方式。打造权力运行公开平台,让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人事安排等主动接受干警监督。以检务督察为核心,发挥内部监督、舆论监督的功能,建立一套完善、系统、操作性强的监督机制。坚持把检务督察作为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确保干警严纪律守规矩,共同推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新常态。
(作者为江苏省金坛市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