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蓝灰“四色分类”你真的会扔垃圾么?

09.05.2017  01:06

 

近日,走在城区街头的市民发现,原来砖砌的垃圾房被棕色的棚亭代替。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这是我市新建的“四分类”垃圾收集房,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改善全市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 60座“四分类”垃圾收集房亮相

 

昨天下午,记者在新跃桥下西侧路边看到,一座崭新的棕色棚亭上印有“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靖江”“爱护环境卫生只在举手之间”“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标语,棚亭内放置了红色、绿色、蓝色、灰色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桶上分别印有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字样和标记。

 

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近期,环卫处在城区江平路、人民路、新建路、康宁路等主次干道两侧,将60座砖砌垃圾房改建成棚亭式分类垃圾收集房,并根据四类垃圾的不同特点,采用“红绿蓝灰”四个主题色彩进行明确区分,垃圾桶上配有图文并茂的标识,做到色彩区分明显、标志易认,方便市民辨认与分类投放。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按照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原则,推行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绿化垃圾、有害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加大投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和设备,在全市各镇区范围内,确定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或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试点工作,根据镇区和试点村(社区)的规模,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 不少居民开始有意识分类垃圾

 

除了市环卫处新建的分类垃圾房外,靖城街道办事处、城南办事处在辖区内新增了分类垃圾收集房,不少新建小区内也设置了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昨天早上9点多,在阳光国际花园小区,记者看到每个楼栋门前都放置了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记者观察发现,小区部分住户丢弃垃圾时,并不会留心区分垃圾桶上的标志,而是将各种垃圾捆在一个垃圾袋内,丢入任一垃圾桶内。小区居民沈霞介绍,家中共有4个垃圾桶,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各一个,除了瓜果类的垃圾,他们会特意扔进厨房内的垃圾桶,其余的垃圾都是顺手投入附近的垃圾桶。每天晚上下楼扔垃圾时,她会选择较空的垃圾桶投放垃圾,并没有注意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分。

 

但按标志将垃圾分类的居民也有不少。家住横港路的居民孙桂林来到分类垃圾桶前,看到分类标志后先是阅读分类标准,随后将易拉罐、塑料瓶、牛奶盒等丢至“可回收”垃圾桶内,其余垃圾则丢入“其他垃圾”垃圾桶内。“我现在还不能完全区分四种垃圾的分类投放,不过垃圾桶上都有标志,告诉我们哪些该丢进哪个垃圾桶。”孙桂林说,此类分类垃圾桶较之原有的通用垃圾桶,能更好地宣传引导市民注意垃圾分类,是倡导爱护环境的一种必要的好方法。今后,她会在家中将垃圾分类好,准确放入相应的垃圾桶。

 

呼吁更多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我市城乡居民日产生活垃圾近400吨,如何更好处理垃圾的现实已摆在眼前。

 

据了解,2011年,我市在城区主干道边设立了600个分类果皮箱,每个果皮箱分可回收桶、不可回收桶;2013年,我市又在城区主干道上投放了30余组分类垃圾桶,便于市民有选择地投放,逐步培养市民的分类意识,但效果并不明显。“生活垃圾有许多都是可被回收的,这一部分可被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相关资源;垃圾随便扔,不仅会提高清除成本,还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工作人员介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让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希望市民在宣传和实践中提高环卫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目前,我市正积极谋划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利用设施,探索建立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设施,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的高效衔接,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链接》》》

 

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再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金属、玻璃、纸类和塑料等,用蓝色的容器收集;

 

厨余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家庭产生的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过期食品、瓜果皮壳等,用绿色的容器收集;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用红色容器收集;

 

其他垃圾指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包括受污染的纸巾、受污染的食品袋、废弃保鲜膜、废弃陶瓷制品、烟头、清扫的灰尘等,用灰色的容器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