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 靖江三大馒头店

19.02.2015  14:24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靖江民俗腊月廿八九,每家每户都要蒸上几锅发酵馒头,意喻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来年发大财。馒头蒸得又大又白,预示着来年的日子更红火。

 

在老城区、古镇季市,有几家馒头加工作坊的生意十分红火,成为节前市场的“香饽饽”。

  

周记馒头:发酵好 老味道

 

季市街上一老住户陈林告诉记者,每年自家的馒头都是到周家订做的,亲戚朋友已经熟悉了这种口味,有一次恰好周家馒头卖完了,亲戚等着吃,就到街上随便买了几个馒头,谁知亲戚一吃就知道,这个馒头不是周记的。

 

周记馒头负责人周同锡介绍说,周记馒头关键在酵上,周家馒头的米酒就十分讲究,糯米浸三天,蒸笼蒸熟,再发酵烧酵粥,然后做小酵,小酵熟了再淘酵水,酵水浓度不淀汤,颜色要像牛奶,再和面、发酵,酵好了开始做馒头,蒸馒头也有讲究,开始小火,中间大火,最后文火,火候掌握以及时间掌握要恰到好处,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又香又有弹性。

 

和酵的好坏对馒头的影响很大,和酵是一件融力量与技术于一体的活计,这一角色通常由大师傅充当,过去是父亲周志龙,现在由周同锡担当,和酵时,他们大多只穿单衣,两袖卷得老高,面粉和酵水通过双手不停地和、拌、揉、搓、揽、扒、翻、揣等一系列动作,变成发面酵团。和酵的时候是不能吝啬力气的,乡下人有句俗语:“要吃好馒头多揣两拳头。

 

当然,现在人家蒸馒头的已经不多,大多包馅心做包子,但只要发酵发得好做出来的包子也就好。周同锡告诉记者,他家的包子放进冰箱表层会打皱,但只要拿出来重蒸一下,会和新出笼一样。

 

博客园馒头: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味

 

每年年底,是博客园的点心师傅最忙碌的时段。“每天都要销售掉几千只馒头,越接近春节越忙,日夜连着干,最多一天要做上万个馒头。”博客园老板周锦涛向记者介绍,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做馒头,虽然当时加工的量还不是太大,但也慢慢集聚了一批博客园的“粉丝”,真正开始大批量加工是从1992年起,很多单位、个人来博客园购买馒头或者要求代加工,每个年档都要销售20多万只。

 

鲜嫩松软、口感劲道是博客园馒头的显著特点,周锦涛说,别看做馒头是个简单的活,但其中还有很多技巧,气候的变化、蒸汽的温度、发酵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到馒头的质量,稍一不小心,馒头就蒸不好,卖相就很难看。

 

博客园做的馒头,不仅外形美观,韧性也很好,随便拿过一个馒头用手捏紧,放开,馒头迅速能恢复原样。附近一位居民说,多年来,他们每年过年都在博客园买馒头,亲朋们吃了都说博客园的馒头好吃,分量足,博客园馒头成为大家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味。

 

吴记馒头:货真价实 放心食品

 

在江安菜场东侧,有一家吴记馒头店,店主吴玉龙靠着诚信和品质将馒头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市民买他家的馒头经常需要排队。

 

吴玉龙今年60多岁,是原靖江总部饭店的面点师,从事面点工作30多年,和面点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经营理念是货真价实,让市民吃得放心。吴记加工的馒头得到不少市民喜爱,由于货真价实、经营有方,前来购买馒头的顾客络绎不绝,如今,吴记馒头已经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源。

 

无论县城还是乡下的顾客,他们都一视同仁,服务热情,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每年的腊月,馒头店业务比平时更为繁忙,加工出来的馒头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常常有顾客提前预约。吴记馒头店的师傅们早起晚睡,经常凌晨3点就到店里,开始和面发酵,为得就是赢得客户的好口碑,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