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成了果农的“副产品”——探访茅山一种植大户的经销模式
15.07.2015 11:27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日前,王玉根将记者带到一个800多平方米的大棚前介绍说,这个大棚是一个内外遮阳石帘降温系统,棚内四季如春,有假山石景、联通水池、花草果木等,茶座、棋牌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游客可以在里面尽情娱乐,边喝茶、打牌,边品尝应时鲜果、果酒。
果然,走进“观光采摘联动大棚”,顿时感觉到里外冰火两重天。虽然棚外夏日炎炎,棚里却清凉舒适。据了解,仅“观光采摘联动大棚”这一项投入就达20万元左右。王玉根说,“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我们以‘入园采摘’依托,将采摘、观光、休闲和餐饮等融为一体,打造出一条新型的‘乡村采摘旅游观光’产业链。从某种意义上讲,葡萄倒成了我们的‘副产品’”。
传统的果农管理销售模式是“种果-采果-卖果”,每个环节都围绕着“果”转,这种管理销售模式太单一,果农自然就会“受累”又“瘦利”。王玉根深知其中弊端,一直想有所改变。
为了吸引游客,他还将在园区内打造几条“果园观光带”。“将在那里养几头水牛,再添置一架旧式老水车和一些犁、耙等传统农具”,王玉根指着葡萄园南边的堤坝和西边的水塘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塘里放养一些鱼,游客采摘水果累了,还可钓钓鱼。平整、拓宽好园区道路后,他还将购买几辆旅游观光车,再增添一些儿童玩具,方便一些自驾游的游客。
此外,句容市农委给他的葡萄园建立了一个“质量追溯体系”,把它放在一个叫“放心吃”的网站上,扫描包装箱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二丫葡萄”页面,来详细了解葡萄园区的整体情况,包括葡萄品种、价格介绍以及葡萄生长周期的全程记录。什么时候施肥、疏果、套袋,什么时候用药以及药物使用的健康标准等信息一目了然,让顾客“看着”葡萄成长,自然就卖得放心吃得更放心。同时,园区还专门建有农副产品展台,茅山老鹅、得撒石磨豆腐、葛根茶、紫酒等本地特产将上架供游客选购。
王玉根告诉记者,吸引来了游客,还要能留得住游客。基础设施和采摘环境搞到位了,游客自然就会流连忘返,驻足消费。游客玩得尽兴了,吃饱喝足后,临走时再带上几箱上等的葡萄是常有的事,“皇帝的女儿”——葡萄就再也不愁嫁了。
据了解,该园葡萄销售旺季,一天可接待游客一两百人,淡季也可接待五六十人,一年综合收入可达50多万元。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5.07.2015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