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顺丰“掐架”敲响警钟:个人信息怎么保护?

06.06.2017  22:34

    个人信息怎么保护 企业数据如何共享

    菜鸟顺丰“掐架”敲响警钟

  这是一个始于6月1日、终于6月3日的行业巨头“掐架”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阿里巴巴旗下物流科技公司菜鸟网络,和国内快递行业领军企业顺丰速运,配角包括京东、美团、腾讯云、苏宁、圆通、易果生鲜等,围观这个故事的“吃瓜群众”,则是这场“掐架”故事最直接的受影响者。

  “六一”儿童节,菜鸟和顺丰像两个争抢糖果的小孩子,在网络上隔空“掐架”:6月1日下午,菜鸟官微发出一则“菜鸟关于顺丰暂停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称顺丰主动关闭了丰巢自提柜(由深圳顺丰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丰巢科技所提供的智能快递自提柜)和淘宝平台物流数据信息回传;随后,顺丰回应称,菜鸟以安全为由单方面切断丰巢的信息接口,并指责菜鸟索要丰巢的所有包裹信息(包括非淘系订单),认为菜鸟有意让其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就在两个主角为数据“糖果”仍然争得面红耳赤之时,配角们上场了,通过网络渠道表态站队,加入了这场“六一掐架”。

  不过,监管部门并没有让这场“掐架”持续多久。在国家邮政局的调停下,6月3日12点,故事的两个主角握手言和,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这个故事,发生在快递物流行业“智能化、数据化”变革的关口,给行业未来格局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这个故事,也发生在《网络安全法》实施的关键节点,给未来的用户数据使用带来了更多思考。

  这是一个很快就被叫停的“掐架”故事,也是未来更多故事的起点。

   行业巨头打架,用户店家遭殃

  家住成都的钱潇潇(化名)最近在淘宝上订购了正当季节的樱桃,6月1日晚间,她突然发现,在淘宝上查不到自己买的樱桃的物流信息了。看了新闻她才知道,由于菜鸟和顺丰“掐架”,自己必须通过顺丰的App或者官网,才能查到详细的物流信息。

  “顺丰和阿里掰了,关我什么事?别绑架我啊。”花了一个小时了解来龙去脉以后,钱潇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过,普通消费者在这次事件中,还不算是最气愤的,真正受伤的是用顺丰发货的淘宝卖家。

  孙雷(化名)是一位淘宝卖家,主要经营生鲜水果。为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一年前他的网店开始推出顺丰包邮服务。这次菜鸟和顺丰“掐架”,让他着实感到气愤,于是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吐槽:“你们阿里和顺丰搞事情,关我们商家屁事!凭什么你们两个神仙打架就断我信息?

  事实上,在菜鸟和顺丰切断数据接口后,淘宝天猫的卖家无法通过后台录入顺丰快递单号,相当一部分卖家受到影响。

  根据菜鸟网络给出的说法,双方发生争执后,菜鸟收到了大量商家和消费者的询问。受影响的商家担心的是,如果继续采用顺丰发货,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也会引起买家集中投诉。

  菜鸟建议淘宝天猫卖家使用其他快递服务。但孙雷认为双方的做法并不合理,也不够负责任。“现在让我换快递,生鲜几千单,谁来得及去立马换?”由于顺丰在冷链物流配送的速度上遥遥领先其他民营快递,要找到合适的替代者确实不容易。

  好在这场突然而激烈的“掐架”并没有持续多久。6月2日晚,国家邮政局召集菜鸟和顺丰高层到北京,协调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的问题。次日凌晨,国家邮政局官方微博发布,菜鸟和顺丰“将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同意从6月3日12点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对于监管部门的介入,孙雷感到很幸运。要是双方这场争执一直不能得到解决,他的网店很可能要出现“钱货两空”的情况。“不发顺丰,找不到合适的快递;发顺丰,后台就不给走确认发货的流程,货款也会收不到。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对于这场草草收场的“掐架”,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最大的感受是,电商和快递行业之间虽然紧密合作,依然缺少规则,尤其是面对数据的时候。

  “菜鸟在电商这个快递市场里占到70%以上,在行业里处于支配地位,它要求别人提供数据,别人拒绝提供,这就是相互矛盾的诉求。”徐勇认为,这次事件的内在原因,还是在于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在数据面前的行业地位不一样。

   望远镜里没对手,可眼下有数据劲敌

  阿里体系一直试图把菜鸟打造成一个以数据为依托的物流基础设施。截至2015年11月,中国超过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170万物流及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日处理数据量9万亿条。

  按照菜鸟的设想,通过大数据技术“赋能”,自己和快递公司是可以携手合作的。今年5月29日上午,包括顺丰在内的15家邮政快递企业与菜鸟网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15家企业与菜鸟将基于云计算服务,通过电子面单、云客服等产品上的合作来推动行业的信息化升级。

  在这次“掐架”中,菜鸟网络总裁万霖发出了一封公开信,信中提到“菜鸟的望远镜里没有对手,都是伙伴和榜样”。作为一家没有快递员的物流科技公司,菜鸟一直以此自况。

  可是在望远镜看不到的眼下,菜鸟身边依然存在着顺丰这个强劲的对手:顺丰控股2016年报显示,2016年度其快件业务量25.80亿票,速运物流不含税营业收入571.41亿元。对比同期全国快递业务量(312.8亿件)和收入规模(3974.4亿元)可以估算出,顺丰速运2016年的快递业务量约占全行业的8%,收入占14%。

  数据,越发成为菜鸟与顺丰直接竞争的焦点。此次“掐架”事件的导火索——丰巢自提柜就是最直接的一个案例。

  丰巢自提柜主要解决的是物流配送“最后100米”的仓储问题。在物流快递行业,“最后100米”的数据往往更加精准,也更难以准确获得。而丰巢在2016年年底时,已经在70多个城市有超过4万台快递柜,与全国100多家物业公司达成合作。2017年1月,丰巢宣布完成25亿元A轮融资时披露,其格口数量达300万,日均包裹处理量已达快递柜行业第一。

  顺丰在此次事件的公开回应中表示,本次菜鸟暂停丰巢数据接口,表面上以信息安全为由,其实根本是一场有针对性的封杀行动。顺丰呼吁,“希望所有快递行业同仁警惕菜鸟无底线染指快递公司核心数据行为”。

  而菜鸟方面则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菜鸟从未要求顺丰提供非淘系数据,反而是在过去的合作中,顺丰大量查询和使用丰巢当中非顺丰的数据,远远超出了正常使用范围。

  事实上,顺丰与菜鸟关于丰巢自提柜的合同已于2017年3月到期。经过近两个月的沟通谈判,双方无法就信息安全所需要的数据连接达成共识,遂中止了合同协议。

  梳理双方的回应可以看出,菜鸟和顺丰都想要对方的数据,但在丰巢快递柜的合同到期后,双方无法就“最后100米”的数据共享达成一致,因此出现了决裂。

  除此之外,去年5月顺丰还推出了一款与菜鸟正面竞争的数据增值服务“数据灯塔”。这款产品融合了顺丰内外部数据,覆盖3C、服装、鞋靴、母婴、美妆、生鲜、家电等多个行业,通过各行各业的数据分享和匹配,帮助商家备货、管理库存,甚至优化产品运营,调整营销策略。

  颇有意思的是,在“掐架”开始后的一天内,许多电商平台、快递公司非常罕见地纷纷站队:腾讯、京东、网易、美团公开表态支持顺丰,EMS、苏宁、易果生鲜、全峰、国通、圆通等选择站队菜鸟阵营。

   数据共享利用需细化,要授权

  如果说此次事件中消费者和卖家所感受到的不便只是暂时的,那么此次事件背后所反映的消费者数据信息安全问题则是长久的:在越发重视数据的当下,对于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上产生的数据,网络平台经营者可以怎样共享、利用?

  在跟一位做IT工作的朋友讨论以后,文科生钱潇潇才知道,原来两家行业巨头争夺的是虚拟的网络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创造者是像她这样的普通消费者。这让她觉得很不安:“这些数据里面可能就包括我的隐私,怎么能就这么交易呢?

  “两家自认为伟大的公司,因为数据发生争执,有没有问过我们消费者才是数据的主人?”在北京从事通信工作的蔡彤(化名)比钱潇潇更理解此次事件中,个人数据信息被分享、利用的严重性。在他看来,“掐架”的两个主角都该“各打三十大板”。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都认为,此次事件为未来企业竞争中,如何实现数据安全及合法共享问题敲响了警钟。而此次事件的核心法律问题是,菜鸟与其他快递公司交换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的合法性。

  重庆大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大数据法治战略研究院院长齐爱民教授认为,菜鸟共享用户手机号码等基础信息给丰巢是基于直接协议目的的实现,因此是合法的。而《菜鸟网站服务协议》(版本生效日期:2015年12月18日)也明确约定了菜鸟用户和阿里平台、淘宝平台和支付宝平台之间的关系,因此菜鸟获取获得消费者交易信息的行为具有合法性。

  但是,其他许多快递公司在如何利用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的问题上,缺乏清晰的规定。齐爱民分析称,多家快递公司要么在其用户协议中含糊地提到了数据共享,要么没有考虑数据共享,甚至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用户注册协议和隐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快递公司在未征得用户同意,亦不存在法定事由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私自提供给菜鸟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胡钢表示,这个事件中具体涉及哪些数据我们不知道,但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这些数据包含很多用户个人的交易和隐私数据。而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中,再次强调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特别是必要性。

  “很多经营者搜集很多远远超出自己需求的用户数据,修图软件会要用户的地理位置、通讯录,读取用户的内存,这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胡钢直言,许多App直接精准抓取个人数据,并且在《用户协议》中提及,企业自身或者关联企业、合作伙伴会使用、共享这些数据,但由于“关联企业、合作伙伴”的概念过于模糊,导致用户敏感的个人信息数据被无限制的传播、复制和利用。

  “顺丰菜鸟大战表面是为了自己的数据权发生的矛盾,实际上这部分权利是属于用户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网络平台可以在合理范围内使用用户个人数据信息。但如果网络平台的数据端口被别人非法使用,该网络服务提供者(如顺丰、菜鸟等)及其负责人都要负担责任,甚至可能是承担刑事责任。

  “只是笼统地告知用户会跟合作伙伴分享数据信息,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告知用户会和谁分享怎么分享,怎么传播,而且要获得用户明确清晰的授权。甚至用户一次性授权也是会改变的,可能需要用户多次授权。”胡钢判断。

  好在,这次“掐架”的双方都控制了影响。根据徐勇的了解,虽然菜鸟和顺丰“掐架”,但消费者的数据信息都得以控制没往外传。“消费者可以放心,两口子吵架没有殃及到小孩子”。

   以后再出现“数据争夺战”该怎么办

  这次顺丰菜鸟的冲突以国家邮政局的行政协调暂时解决,但如果未来再次出现类似的“用户数据争夺战”,该如何应对?

  随着数据化的战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放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用户数据,与其他平台的数据匹配分析、交叉验证,从而为用户的各种行为画像。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认为,在不同平台的数据共享、利用中,需要一个权威、中立的第三方中介。

  “掌握信息的一方给其他人转让共享数据的时候,有个第三方帮你去谈转让的条件,让转让方觉得合理,被转让方也觉得合理,它主要是起到这样的效果。”赵占领认为,如果一直没有这样权威、中立的数据共享第三方中介,类似顺丰和菜鸟的冲突可能依然会产生。

  因为本次事件刚好发生在《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所以胡钢认为,在这个时间点,这个事件对于《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有比较好的现实意义:对于敏感的个人数据使用,快递及其他行业应该尽快建立行业内的数据安全自律规范,从而适应新出台的法律要求,符合行业情。

  在齐爱民看来,建立于数据之上的经济形态终于到来,可遗憾的是,统一的建立用户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规则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因此他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应早日应提上立法日程,为数据经济制定基本的法律规则。(记者 王林 实习生 张均斌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