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菜篮子”——一家社区超市的“发展简史”
新华社南京2月9日电(记者陈刚)“菜篮子”浓缩时代变迁。从食品日用品到水产生鲜,从早餐面点到进口商品,从普通蔬菜到基地专供,从门店选购到网上配送……1997年开业的苏果超市南京汉中西路社区店,22年来商品服务升级的过程,透视了市民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方便购物到放心购物的历史变化。
“早前,这里只有门口有点水产,买菜主要去农贸市场,进口食品超市里见也见不到。现在一站式全搞定,方便又放心。”8日傍晚,南京下起鹅毛大雪,在劲顺花园小区住了近20年的陈老太谈起家门口的这家社区超市时感慨道。
改革开放初期,可议价、菜品新鲜的农贸市场是老百姓赶集买菜的主要渠道。20世纪90年代初,“超市”业态传入国内,逐渐成为老百姓买菜的新去处。
江苏省供销社旗下江苏省果品公司于1996年成立苏果超市,至今经历了从批发到零售、从小超市到大连锁,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的跨越式发展和蜕变。
“2000年前后,我们开始启动生鲜经营,果蔬、肉蛋、面点等品类经营。环境好、卖相好,价格还便宜,立刻大量‘圈粉’。”苏果汉中西路店店长陈乐说,随着生鲜面积不断扩大,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
仅从这家超市的进口商品看,近年从一个小货架逐步扩大到一片几十平方米的专区,春节前一个月的销售逐年攀升,从2016年的4万元增加到今年的近12万元。
陈乐介绍,近年有机、无公害、绿色消费成为热点,超市顺势开辟了有机果蔬专柜,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查看食品相关认证信息;高粱、玉米等杂粮、粗粮也在“走红”,反映了老百姓对健康的追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改写生活购物方式,苏果对线上生鲜进行“标品化”售卖,统一规格、价格。如今,市民点点手机就可以享受送菜到家的服务。
10多年间,苏果打造了多个物流体系,保障每天的菜篮子供应;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保障食品安全;推行“农商互联”“农超共建”等采购模式,确保源头可控。
“菜篮子工程最能温暖人心,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有品质,这是老百姓消费升级的需求。”曾是苏果汉中西路店店长,如今的苏果超市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