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吃的“四菜一汤”啥样? 扬州大厨为奥巴马做国宴
人民大会堂的备餐区域,厨师在准备餐品。4位在看茶壶的大厨中,右一是谢大师。(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江苏网11月19日讯 近日,一则名为“奥巴马御用摄影师眼中的APEC”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这个图文中,记录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御用摄影师Pete Souza在北京参加APEC会议期间的所见所闻,据知情人透露,其中一张厨师准备餐品的照片中,有一位大厨为扬州人。昨天,记者辗转联系到这位大厨。
1
网友爆料
扬州厨师给奥巴马做国宴
作为白宫官方摄影师,美国摄影师Pete Souza在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跟随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中国,有媒体把Pete Souza发在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中的有关APEC的图片翻了出来。
在网上流传的Pete Souza的照片中,有包括“人们在观看APEC欢迎焰火表演”“奥巴马正在准备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勃特进行双边会谈的内容”“奥巴马的车队前往雁栖湖会场的途中”“人民大会堂的备餐区域,厨师在准备餐品”等图文。同时有网友爆料,“人民大会堂的备餐区域,厨师在准备餐品”,这几名厨师中有一位是扬州人。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图片的内容看,这位大厨当时可能正在为奥巴马的午宴准备茶点,“他不仅是扬州人,还是扬州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2
连线大厨
美国总统“四菜一汤”什么样?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到这位大厨谢大师,得知是家乡媒体要采访他,他显得非常谦逊,“我的工作并不值得一谈,但是我希望自己能为淮扬菜和老家扬州做一些事。”
网上流传的这张照片中,4位在看茶壶的大厨中,右一那位就是谢大师,“当时宴会已经快要结束了,我们正在看茶壶里的茶色,准备给宴会上茶。”谢大师介绍,在喝茶之前,奥巴马享用了国宴标准的“四菜一汤”,包括冰激凌、牛肉等中西合璧的美食,“美国人喜欢吃冰激凌,但奥巴马本人也喜欢吃有中国特色的菜。”
那么,美国总统的“四菜一汤”什么样?谢大师表示并不方便透露,只是介绍,菜肴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当然其中有很多淮扬菜元素。而记者随后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奥巴马所享用的国宴菜单包括,前菜迎客彩色拼盘、清汤海蚌、香草牛肉、宫保龙虾、开水双菜、罐焖鳕鱼及点心、水果拼盘、冰激凌、茶等,这其中除了前菜、点心、水果和茶,就是传说中国宴的“四菜一汤”,但这并不是国宴的唯一菜单,而是会根据宾客的口味、习惯等不断进行改变。而面对这个菜单,谢大师仅透露,开水双菜中用到了淮扬菜原汁原味的高汤汤底,其中也有菜式的口味略有西餐风味。
【深度揭秘】
国宴大师怎样炼成?
煎炒烤炸蒸煮必须全掌握
谢大师介绍,国宴是国家政要宴请国外总统、总理、首相等元首的宴席,是我国的最高规格礼仪,“在这个礼仪中,包括迎宾仪式、奏国歌、双方领导讲话等,国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众所周知,扬州有多所拥有烹饪专业的院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培养科班烹饪人才4万余人,其中不少大厨供职于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外交部后勤、北京会议中心等中直机关。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宴大厨呢?
扬州淮扬菜四大名厨之一的王立喜是谢大师的老师。据他介绍,谢大师1984年从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前身扬州商业技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至今已经有30年,“当时,中央办公厅一共从全国招了50个毕业生,包括四川、湖北、浙江、山东、湖南、辽宁、江苏等多个省市,江苏省只招9个,其中南京一个、淮安2个、徐州3个,扬州3个,小谢是其中之一。”
“我进入人民大会堂后要重新学徒,我们有很多老师傅,他们会教我们做‘堂菜’。”谢大师介绍,所谓“堂菜”就是人民大会堂做的国宴,这些菜式变化多样,要求中西合璧,通常是以西餐的形式出现,但是要用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点接待国际友人,这就要求菜式集各大菜系之精华,博彩众长,“一个好的厨师,仅仅会做淮扬菜是不够的,一个正式的宴请,需要厨师煎、炒、烤、炸、蒸、煮等所有烹调方法全掌握,并且熟练各种炊事用具的运用。”
除了需要重新拜师学艺外,还要求厨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人民大会堂还会不断请人来讲课,扬州的知名大厨王立喜、陈春松、薛泉生等都来讲过课。”谢大师介绍,一个好的厨师必须要勤奋、灵巧和有悟性。
路边磨刀找到学厨感觉
谢大师的夫人透露,虽然家有大厨,但并不是时时都能享受到大厨做的美味,“他平常工作非常忙,早上6点上班很正常,宴会多在晚上,他也经常加班,偶尔在家休息,也主要是我做饭。他经常说只要是我做的都好吃,只要不是他做饭就行了。”
“这个行业非常有意思,在我的内心里,非常感恩故乡和母校培养了我。”提及家乡,谢大师对于故乡流露出了深深的眷恋和深情,他透露,他出生在东关街,是个地道的扬州人,毕业于扬州市第一中学。
1982年,谢大师高考落榜,父亲建议他学一门手艺,“那时候年少贪玩,不爱学习,当时学厨师并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我其实是在很迷茫的情况下报考了扬州商业技工学校,学校就在西门街上。”谢大师的记忆中,那时候还没有文昌路,他每天骑车上下学,生活非常平淡。
直到1983年上半年,学校安排团员活动,他当时是团支部书记,“活动的内容是到萃园桥去给附近的街坊磨刀。”谢大师介绍,扬州的厨刀很特殊,前劈后斩,像劈干丝就要用刀的前端,而斩肉类就要用刀的后段,“磨刀是非常有讲究的,老师教我们,刀的前端要做到‘前三后四’,所谓前三是将刀前部与磨刀石贴近,左右平磨各三下,而后端需要立起45°,立磨四下。”
这件事之后,他才渐渐对于烹饪有了兴趣,“后来我还先后在菜根香和江阳饭店实习,学习配菜、炒菜,当时菜根香的师傅有钱宏宝、陈发银等。”谢大师表示,他一直记着这些前辈,“江阳饭店有个鞠师傅,我当时跟他学习给半片猪分档取料,他剔骨的本事简直是一绝。此前我只听王立喜老师讲过,亲眼所见那个过程,果然是干净利落。”
【谈淮扬菜创新】
保持本味值得尊敬
引进新工艺很重要
今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周晓燕大师的剔骨刀工受到全国观众的惊叹,“对于这个手艺我非常羡慕,可惜我没有学到这个技艺。”谢大师遗憾地表示,他毕业到北京工作时,北京的猪肉都是分部位切分好了,导致他并没有机会学习这个技能。
因工作要求,谢大师需要将各菜系融会贯通,但他对于淮扬菜的四季分明非常赞赏,“扬州人做的淮扬菜能坚持做出食物本味,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它的口味有清淡、小麻小辣、小酸甜、大酸甜等,南北皆宜。”谢大师告诉记者,“我特别欣赏王立喜老师的潇洒,他曾经说过好厨师要有好习惯,包括卫生、规则、食材要求等。”
作为一个国宴大厨,他眼中最佳的淮扬菜是保持食材本身的风味特色的,比如鸡是鸡味、鱼是鱼味,不会为了口味在鱼汤中加入鸡精,不为了鲜美用水去勾兑鸡粉鸡精,“突出原料的本味是淮扬菜的精髓。”谢大师认为,他认为美食是“不跨界”的,不会滥用调味料的才是好厨师。
不过,谢大师也提醒,餐饮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淮扬菜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对外来原材料、调味料和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上相对比较薄弱,建议厨师在这方面加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