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纪念荣毅仁同志诞辰 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0.04.2016  09:54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

  在荣毅仁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央隆重举行座谈会,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追思学习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作为荣毅仁同志家乡的代表,我们倍加怀念和崇敬。

  荣毅仁同志1916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著名的工商业家庭,其父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荣德生先生。荣毅仁同志一生都不忘家乡、情牵故土,对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予了热忱关心和无私帮助。

  江苏人民永远铭记,荣毅仁同志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风范。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给他以深刻的教育。经历新旧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荣毅仁同志深刻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他主动认购大量公债支援国家建设,捐献飞机和衣物支持抗美援朝,在工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他率先将全部荣氏企业拿出来与国家合营,成为民族工商业者自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面旗帜。他深情地说,“荣氏企业创办半个世纪,今天终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光明大道”。改革开放之初百业待兴,他经中央批准牵头成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早窗口,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募集到大量资金。他担任国家领导职务后,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苏人民永远铭记,荣毅仁同志倾力支持家乡建设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仪征化纤公司因资金不足濒临下马,荣毅仁同志突破当时“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中信公司名义在国外发行债券,为仪征化纤筹集到可贵的第一期资金。项目竣工投产后,短短三年就还清了所有债务,为国家实现利税11亿多元,成为投资少、速度快、效益好的典型。在荣毅仁同志支持下,中信香港集团还先后在江苏江阴投资建设了利港电厂和兴澄特种钢铁公司。在担任国家领导职务期间,荣毅仁同志多次到江苏视察指导,强调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改革开放的路,完全正确;推动经济发展,既要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又要花大力气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新矛盾新问题等等。这些重要论述高瞻远瞩,直到今天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江苏人民永远铭记,荣毅仁同志造福家乡父老的桑梓情怀。为弘扬荣德生先生关注教育、创办江南大学培养人才的可贵精神,1985年由地方集资兴办的无锡大学更名为江南大学,荣毅仁同志担任名誉董事长。为支持江南大学发展,他捐款300万元人民币建造“公益图书馆”、设立“公益奖学金”,委托胞妹在美国建立“江南大学之友基金会”募集办学经费,子女出资100万美元设立“荣毅仁教育基金”,资助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深造。如今的江南大学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和“985重点学科建设平台”高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荣毅仁同志晚年特别关心太湖生态保护,曾多次乘船沿湖考察,召开相关座谈会,专题研究太湖水污染防治问题,并积极向中央建议加强对太湖治理的组织协调,为从更高层面推动太湖水污染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儿子荣智健先生捐款3000万港元在太湖建设了新宝界桥,与荣德生先生当年捐资修造的宝界桥珠联璧合,形成了“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亮丽景观,既缓解了太湖景区的交通压力,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荣毅仁同志越到晚年乡情越是浓郁,几乎每年都回江苏考察,深入企业、乡镇、学校调查研究,同基层干部群众促膝交谈,广泛了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逝世后,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安葬在太湖之滨,永远归依于故乡的山水之中。

  荣毅仁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是爱国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10多年了,但他对家乡改革开放、重大建设、社会事业给予的支持、作出的贡献,江苏人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可以告慰荣毅仁同志的是,他念兹在兹的江苏大地,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现出现实模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大地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今天,江苏干部群众对荣毅仁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弘扬他的优良作风,努力把荣毅仁同志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