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必经地丽江千水寨清新奇秀
“三股水”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宏文村(德盛庄)东北面半山腰上。这里是三江并流区域中金沙江的雄古—剑川远古河谷(后地壳运动被抬高,最高处为丽江白汉场)和现今长江第一湾至虎跳峡段金沙江河谷的交汇处,且在玉龙雪山横断山脉海拔最低的拉市海西山梁的西侧,因此,这里曾是滇西北进藏茶马古道上的必经之地,四岔路口和金沙江古渡口,由此向北渡江到桥头、香格里拉、德钦、拉萨;向西到石鼓、塔城、德钦、拉萨;向南到剑川、大理、普洱;向东经“冒金地”背后著名的“七十二道湾”铺石古道翻蒙古哨到丽江古城。
千百年来,这里居住着几十户淳朴的纳西族村民,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络绎不绝的藏、纳、白、汉等民族的马帮在此打尖,补充给养和野外夜宿放牧。他们融洽相处,互相帮助,看德重于生命,看德为做生意之灵魂。他们以德引为先,如无人指派不要报酬,每天都会有人从山脚下挑清泉放到半山腰古道旁的石缸里供过路人免费解渴,哪里的路烂了,总会有人找石块去铺修;他们尊老爱幼,如仅有的一瓶酒也会翻山越岭的把它敬送给长辈;他们扶弱济困,放在特定的地方(冒金地),路过的马帮,赚了的会放一些碎银子,亏了的也会从中拿一点去做路费,但不会多拿。正因为重德,德能生财,所以这里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所以人们把这里又叫做“冒金地”,也因此把下面的村庄叫做“德盛庄”。冒金地纳西话叫“涵冒柯”,德盛庄又叫大胜庄、宏文,纳西话“咑斯渚”。
按照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丽江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子,丽江三股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当地农民的大力支持下对“三股水”区域进行了整体规划、保护和开发,并已初具规模,得到了当地人民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三股水主要景点介绍如下:
一、三股水景区的冒金地景点依坡而修,是一个巨大的土槽华宫,它融土地气,原生态味、多元民族文化于一体,是一个构思独创、结构连贯宏大。层层婉转而上,壮美山河尽收眼底的特色景点,是一个弘扬“以德为先”的理念,浸透着“德文化”灵魂的不可多得的景点。
游览三股水“冒金地”,要层层拾级而上,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气概和不断攀登目标高峰的向上勇气。刻写“冒金地”三个大字的石碑矗立大门前。八字形十级长石阶之上则是土墙石柱木梁大门。进门迎面即可看见一堵传统“纳西照壁”。正面正中嵌以石雕龙,周边为以“冒金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滇藏川茶马古道线路图。
照壁背后是“德盛古镇”全景创意图,上方正中挂着一块题词“硕德流芳”的古匾。图上题诗:“险路盘山七二四,茶马古道今尚存,山明水秀冒金地,德胜古镇民风淳”。
三股水的重要景点“德眼泉”,相传是当年马帮所寻,在泉眼的旁边有着两个天然的小蓄水池,这似乎符合了少数民族的道德观。马锅头们自发的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不变的约定:赚到钱的马锅头,会主动在天眼泉中丢些碎银子,然后从旁边的双眼泉中拾取一块幸运石,以求好运相伴;而亏了钱的会从100里以外的金沙江边寻找一块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鹅卵石作为信义石投入到泉水中,然后从天眼泉中取出回家的盘缠,在这里没有人会多拿,“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已经深入马帮们的心里,他们来年东山再起赚到钱后就会投入更多的钱感恩,周而复始,马帮精神也就慢慢传承下来。
三股水的茶马互市展示了当年马帮在此互换的商品,有手工马帮铜器、各式驼铃、木雕、木刻、刺绣等工艺品。行走于此,令人不禁想到马锅头们昔日的辉煌。
除了陈列的各式物品外,茶马互市还展示了从前生活于此的人们在生产、交换和生活中使用的种种古老物件。推一推石磨,踏一踏木墩、闻一闻酵酒槽的灌,在锅灶旁转一转,想象和体验昔日的人们是怎样磨面、捣米、酿酒、做豆腐和凉粉的。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