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转身”,春茶亲民香更浓

19.04.2015  11:46

  高端茶卖不动 中档茶挑大梁 衍生品受青睐

  新华报业网讯 清明过后,春茶采摘进入高峰期。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今年的春茶市场,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一斤的高档茶风头不再,中档茶挑大梁,茶企纷纷主动转型,谋求向产业链纵深发展。

  在茶乡溧阳,天目湖白茶的价格比去年下降了一成左右。溧阳伍圆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缪惠民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白茶采摘已经基本结束。由于气候适宜,今年白茶无论是外观还是香气,品质都要好于去年,每斤售价1000多元。

  价格降下来了,生产成本和人员工资却年年攀升。缪惠民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采茶工的工资比去年上涨了两成以上,采摘5斤湿茶才能制成1斤干茶,而一个采茶工可能一天还采不到半斤湿茶,每斤茶光是采摘成本就在500元左右。此外,合作社喷洒的有机肥比普通化肥贵了5倍,还有除草、包装、运输等费用,一斤白茶的综合成本不低于1200元。往年,合作社的“伍员山茶”市场价保持在每斤2000-3000元,今年却跌破2000元。

  受地理条件限制,我省的茶园面积普遍不大,企业小而分散,多以生产高档茶为主,过去,面向公务消费的高端茶是不少茶企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还有政府采购订单吗?”记者问。

  “完全没有!”缪惠民回答得斩钉截铁,“茶叶企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我们在积极寻找商机,比如跟电商合作。还有的合作社在尝试茶叶深加工,把后期的白茶开发成速溶茶。

  面临同样境况的还有苏州碧螺春。“以前我们的碧螺春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高端定制的客户很多,最贵的毛茶可以卖到每斤3万块钱。”苏州东山茶厂总经理毛少云表示,如今随着市场的变化,已经很少有人定这么贵的高档茶了,因此茶厂把更多的精力从做精选茶转向了中低档茶叶的制作。“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中档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炒制一斤特级的东山碧螺春要10斤鲜叶,目前每斤鲜叶收购价约170元,所以原料成本就要1700元,此外,选出的鲜叶每斤要付给选茶工工钱25元,还要付给炒茶师傅每锅30元工钱,而每锅炒出的干茶只有3两左右,算下来每斤茶的成本要超过2000元。

  省农委园艺处处长倪锡林介绍,今年全省高档春茶价格回归理性,多在1200元-3000元之间,与往年相比平均每斤下降200元左右。中低档春茶价格基本持平,受刚需茶市场消费驱动,中低档茶销量逐步增加。预计春季干毛茶总产值约17亿元,比去年增长2%左右。

  记者在南京最大的茶叶市场南湖茶城走访发现,高档茶基本卖不出去,以往每斤卖到三四千元还供不应求的特级明前茶如今购者寥寥。

  南京新街口一家高档茶叶专营店老板胡斌也向记者感叹,今年的生意不好做,茶叶价格降下来了,买的人不增反降。“高档茶叶价格降了一两成,销量至少下降三四成。有些人讲半天价,最后就只买了几两茶叶。”他告诉记者,去年以前,春茶还没上市就有人开始预定新茶,清明前后是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进多少新茶就能卖多少。“两三千块钱一斤的碧螺春、龙井、天目湖白茶这些高端茶,客户基本不讲价直接提货,而且一买几十斤。

  为了适应这两年出现的新变化,胡斌今年调整了经营思路,进的茶以中档为主,包装也追求简约,还尝试卖起了抹茶粉、袋泡茶、抹茶饼干等茶叶衍生品。“这些新产品销售情况还不错,很多年轻人平时没有喝茶的习惯,但是不影响他们一手捧着咖啡,一手用抹茶饼干泡着吃。

  记者了解到,面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我省的茶叶主产区纷纷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缩减名优茶比例,积极开发红茶、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如苏州茶区去年红茶产量增加36%,今年还将继续增加;江苏鑫品茶叶有限公司的超微绿茶粉,丹阳吟春碧芽有限公司的茶多酚片、茶叶护肤品等茶叶衍生品的生产量不断扩大,延长了茶产业链。

  各地茶企还加快探索销售模式变革,引入互联网营销等多种方式促进茶叶销售。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应用O2O电子商务模式,创建“茶人印纪”网上直销平台,线上交易,实时支付。此外,一些茶叶企业还将茶叶销售转型为茶品定制、订单销售的综合服务,或结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开展吸引消费者现场参与茶叶采摘、茶叶制作等体验式营销,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今年普通消费者花较少的钱就能品尝到好茶了。”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唐锁海表示,今年以来,全省茶企、茶农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茶叶产品质量,主动开展品牌营销,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想要真正面向大众市场,企业要摆脱劳动密集型行业带来的低附加值尴尬,比如可以推广机械化生产,降低劳动成本,以及在深加工上做文章,用低档原料生产速溶茶、茶多酚等。

  本报记者吴琼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