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两省一百八十位书法名家作品热展金陵

22.08.2017  21:12

        8月16日至20日,江苏省书协、浙江省书协共同主办的“2017江苏·浙江书法名家精品交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隆重举行。苏浙两省同为中国书法高地,这场名家荟萃的展览,不仅给江苏的书法爱好者带来了高雅的文化熏陶和审美享受,展示了两地书法家对传统的继承、创新和探索,同时也是一次书法界交流、分享的盛会,为两地书法家搭建了深入了解、切磋交流、相互启发、增进友谊的平台,结出了吴越文化深度交流的硕果。

        江南风度:精致典雅交相辉映

        步入省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名家墨宝济济一堂,真草隶篆行形式多样,散发着精致典雅的江南风度,让人目不暇接。江苏方面参展亮相的有尉天池草书中堂《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一〉》、言恭达草书条幅《入朝曲》、孙晓云行书对联《风暖气清联》、章剑华《江苏赋》以及徐利明、李啸、王伟林、王卫军等人的精品,浙江方面参展的有朱关田行书《白居易诗〈忆江南〉》、陈振濂行书《晏叔原词〈临江仙〉》、鲍贤伦隶书《“珠藏 玉韫”五言联》、赵雁君行书《“立功 名理”十言联》以及白砥、汪永江、戴家妙等人的精品。徜徉其中,江浙地区人文荟萃,书风雅致,可见一斑。

        “苏浙两省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汇聚一堂,这还是30多年来第一次。”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介绍,这次展览,由两省书协经一年多时间精心筹划,通过多次商量,确定了展览规模和作者基本条件。这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名家,又有各地代表性书家,以及在全国屡屡获奖的优秀中青年书家,经商定,最终确定了180位书家参展。这次参展的艺术家老、中、青三代兼备,其中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年轻的才20多岁,基本上反映了两省书法创作的整体风貌和人才实力。

        孙晓云这次以行书对联“风暖山河秀、气清社稷安”参展,端庄大气。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江苏、浙江山水相接,文化同根,自己与浙江有着特别的情缘。“我外公外婆是浙江宁波人,外婆将我带大,我3岁之前只会说宁波话。如今听到浙江乡音,备感亲切。” 孙晓云说,苏浙两地是全国最早设立书法研究生专业的省份,江苏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之间也一直有交流往来,两地书家互相交流不断,并同为吴越文化而自豪。

        和而不同:在继承传统中创新

        “可以说,一部中国书法史,半部在江浙。”展览现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说,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将江浙的美丽、繁荣与富庶,比作人间天堂。江苏浙江两省之间有着太多惊人的相似,仅就书法艺术而言,两省的书家都深得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名家辈出。1000多年来,江浙地区出现的一流大家就有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米芾、赵孟頫,祝允明、文徵明、徐渭、董其昌等人,近百年更是尽得江东风流。20世纪的中国书坛,以林散之、沙孟海两先生为代表,既开风气又为师,成为时代的两座高标。他们“讲传承”“讲学术”“讲团结”的正大气象,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次展览也显示出两地书家对于传统的理解和对继承创新的探索。苏浙两省同处江南文化圈,共同以“精致”为书风特点,但两省却“和而不同”。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指出,大体而言,浙江书坛重传统帖学,传承有序,加之绍兴兰亭、西泠印社等,促成了浙江书法繁荣发展。而江苏书坛更强调碑帖结合以及个性化书风对传统精神的解悟,形成了浓郁的继承创新氛围和创作实践群体。故而,苏浙之间既有“”,也有“”,这样两地交流也就具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

        这次苏浙两省联展,风格多样,展现了两省书法家群体“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孙晓云强调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这一跨省联展平台,在与同仁的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最终两省书法家不断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面貌。

        继往开来:同为时代留笔墨精品

        这次展览现场,还进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书法交流。一群江苏书法爱好者带来了书法习作,浙江书协主席团的名家们进行现场点评。他们真诚地指出了部分观众在学习书法中存在的问题。在点评临摹作品时,浙江专家指出,“临摹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你临摹第一遍时存在的问题,到第一百遍时,还会再犯,这就是不合格的临摹。”在点评书法爱好者们的创作时,浙江专家们又指出,“书法创作既要有传统的笔法、沿袭各种书体的风格,但同时要注意融通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些点评一针见血,甚至有些“毫不留情”,但是对于这堂别开生面的现场交流课,江苏书法爱好者都欣喜地说,收获太大了!

        展览中,对两地书法异中之同、同中之异的比较,给两地书家的创作实践带来生动启示。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谦虚地表示:“江苏书家群体性面貌很强,整体书风包容大气,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特别体现在行草这一书体上。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书家的书学涵养颇深,文化造诣丰厚,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也值得浙江书家学习。” 江苏省书协副主席、秘书长王卫军真诚表示:“这次展览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浙江书家群体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风格,让不少江苏书家印象深刻。当今书坛在总体繁荣中又有一点浮躁,我们需要更加静下心来,研究‘笔墨当随时代’,为时代留精品。

        通过这次联展,苏浙也在书法工作的机制上进行了深入交流。孙晓云指出,近几年浙江省书协立足绍兴兰亭这一独特的书法资源,打造在浙江长期落户的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这一学术品牌,同时,以“沙孟海奖”“吴昌硕奖”评审为抓手,推动精品创作,实施“新峰计划”,推动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为我们江苏书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为两个书法大省,业内人士也把这次联展视为“风向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指出,“苏浙两省同为当代中国书法的重镇,共同担负着传承发展书法艺术的责任和使命。这次两省策划举办的书法名家精品交流展,书坛关注,意义深远。

        “如今,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既有历史深度、又有时代特色的书法精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这是摆在苏浙两地书家面前的共同课题。”孙晓云说。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