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苏州话、钟情淮扬菜 金庸的武侠藏着这样的江苏
据香港《明报》报道,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病逝,终年94岁。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1948年移居香港,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事,这是对金庸的生动描述。从1955年第一部武侠小说问世至今,很难统计有多少人读过金庸的小说。六十年来,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你可知道,他的人生,与江苏有哪些交集?他的笔下又掩藏着多少有关江苏的故事?一起来看——
年少的他曾担任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员
如今,伫立在中山东路上的南京图书馆已经111岁了。你可知道,曾经,金庸曾在这图书馆里工作过?
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上书清廷奏请创办江南图书馆,是为南京图书馆最早前身。
辛亥革命后,曾多次变更馆名:1928年5月,复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馆长柳诒徵。到1933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蒋复璁筹建,地址成贤街,这时更名为“国立中央图书馆”。1937年,国立中央图书馆西迁重庆,1946年返都南京。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间内,金庸的人生轨迹与现如今的南京图书馆画上了一个“交汇点”。
1942年,金庸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他告别故乡远赴陪都重庆求学。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政不满、为被国民党学生欺压的同学打抱不平,行侠仗义,遭校方勒令退学,在校学习时间仅一年零两个月。
退学后,查良镛既愤懑又沮丧,因为离家千里,孑然一身,无依无靠,前路茫茫。他突然想起了比他大26岁的表兄蒋复璁。蒋复璁是江南著名藏书家蒋光煦的曾孙,我国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的本家侄子。北京大学毕业,曾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研习哲学,后来专攻图书馆学;1940年出任国立中央图书馆首任馆长。走投无路的查良镛,便从小泉来到两路口找表兄蒋复璁,在蒋的帮助下查良镛进了中央图书馆,任书记职务。
档案记载:馆长蒋复璁的月俸是国币560元,而刚进馆上班的查良镛的月俸仅为50元,不过另外还有生活补助费。1944年12月馆长的生活补助费是7600元,查良镛是2500元,到了1945年2月,查良镛的生活补助费就增加到了4250元。重庆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查良镛在国立中央图书馆的职务、薪俸、生活补助费金额等原始资料。
除了金庸之外,郑振铎、钱钟书都曾在馆工作过。南京图书馆相关专家介绍,1949年初,钱钟书、郑振铎都是国立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当时已是大学者的两人,工资仅在馆长蒋复璁之下。蒋复璁的薪水是640元,而钱钟书、郑振铎的薪水都是530元。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也曾是国立中央图书馆的职员,“不过,他的级别可比钱钟书低多了。”
多年后,查良镛回忆起在“国立中央图书馆”工作、读书的时光,曾对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桂冠诗人池田大作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在图书馆里一边管理图书,一边就读了许多书,我集中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有一部分读的还是英文原版。”金庸表示,自己年轻时最爱读的三部书是《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及其续集。这部书是伍光建先生翻译的,当时的译名是《侠隐记》、《续侠隐记》。“《侠隐记》一书对我一生影响极大,我之写武侠小说可说是受了此书的启发。”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手稿原件。(徐志强/摄)到访苏州金庸曾言“听不够吴侬软语”
大家都知道,金庸出身的浙江海宁查家,号称“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有名的“大户人家”。金庸先生祖父查文清,是金庸极为敬重的长辈,查老先生是光绪朝的进士。
到了近现代,査家全面复兴,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既有诗人查良铮(穆旦),也有教育家查良钊、查良鉴,还有“纺织大王”查济民。
而金庸的祖母,正是苏州人。
2007年9月,金庸为评弹版《雪山飞狐》的开播来苏州,在从机场回苏州的大巴车上,金庸就曾说到:“苏州是我记忆深刻的城市,我的祖母是苏州人,很小的时候就吃过她做的苏州菜,也经常听她说苏州话。”
在苏州,金庸与当地记者交流时还专门提了一个要求:用苏州话。口音里有点浙江味、有点上海味的金庸毫不掩饰对苏州话的青睐,而转用“苏白”的谈话一下拉近了大师与记者间的距离。
金庸曾多次到过苏州,称苏州是自己“从童年就开始喜爱着的城市”。也许正是因为这份深刻的童年记忆,金庸在后来的武侠小说创作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苏州的点心和菜肴,更让《天龙八部》里可人的阿朱、阿碧说起了苏州话,而如同初入苏州、倾听苏州话天籁之音的段誉一样,写这些吴侬软语的金庸也很有着陶醉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听苏州小姑娘讲苏州话,软软糯糯的,特别好听。”
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当年在苏州大学前身的东吴大学就读,但因为他就读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在上海,所以其实并没有在苏州长期生活过,但他在谈及自己最喜欢的城市时,从来不会漏掉苏州,他说他喜欢苏州的粉墙黛瓦,喜欢苏州的园林建筑,也希望能够常常来苏州。
他的武侠藏着这样的镇江
金庸的笔触下,杂糅着许许多多的江南风物、水乡诗画。不仅有他热爱的苏州,还有星星点点的“镇江印象”!
在雪山派杀上长乐帮时,贝海石表示客气,对雪山派高手白万剑说:
“不知各位到镇江已有几日了?金山焦山去玩过了吗?改日让敝帮帮主作个小东,陪各位到市上酒家小酌一番,再瞧瞧我们镇江小地方的风景。”
谈笑间,已是刀光剑影。
《鹿鼎记》剧照除此之外,不知道金庸是吃过“镇江肴肉”,还是金庸博览群书,对淮扬菜有很深的了解,在《鹿鼎记》中,金庸不仅提到并赞了“镇江肴肉”,笔下还有很浓郁的镇江菜肴的描写:
韦小宝将饭菜端到房中,将小郡主嘴上的毛巾解邢,坐在她对面,笑道:“你不吃,我可要吃了。嗯,这是酱爆牛肉,这是糟溜鱼片,这是蒜泥白切肉,还有镇江肴肉,清炒虾仁,这一碗口磨鸡脚汤,当真鲜美无比。鲜啊,鲜啊!”他舀汤来喝,故意嗒嗒有声,偷眼去看小郡主时,只见她泪水一滴滴的流下来,没半分馋意。
……
韦小宝吃了几筷子虾仁,吃了一块肴肉,大赞:“味道真好!”见小郡主始终无动于衷,便放下筷子心下盘算,如何能使她向自己讨吃……
“镇江肴肉”,原称“硝肉”,又名“水晶肴肉”,亦叫“水晶肴蹄”。它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据说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让这道美味进入清廷皇宫的御厨,也是合理的。
在金庸的笔下,借韦小宝的口夸赞道“味道真好!”说明金庸对淮扬菜及镇江风味是倍加夸赞的。其实,这还远远不够,他还熟悉其中真正的镇江菜肴。
和“镇江肴肉”一起夸赞的“清炒虾仁”,这道菜足见镇江风味的功底,这不是一味简单的炒虾仁,原料得是用葱姜汁喂养一夜的活虾,出锅虽只三五秒钟,但锅子颠几下、用开水还是凉水、薄芡还是浓芡、盖不盖锅盖、盖多长时间,都是很有说法的。可以说,金庸是识得淮扬菜三昧的。
酱爆牛肉、糟溜鱼片、蒜泥白切肉等等美食,其实在韦小宝刚进北京的时候,就有很多片段有了镇江“京帮菜”美食的影子。
他是60、70、80、90后心中永远的大侠!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即使近些年来金庸本如他笔下的大侠一样淡出江湖、深居简出。但金庸的魅力从未随时光散去。从1955年2月8日,查良镛首次以“金庸”之笔名在报纸上开始连载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的作品仍是影视剧改编的“富矿”,依然有无数的年轻人痴迷着他笔下江湖人物的爱恨情仇。
英文版《射雕英雄传》媒体调查显示,在“金庸百度贴吧”中,90后竟是主力。在清华大学公布的2016年度阅读报告中,金庸作品更是清华学子最爱借阅的图书,前15名中竟有5本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更位居总榜第三。
今晚,金庸先生病逝的消息出来,无数的网友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不可能!”
随后,更是后无数的网友泪奔感叹:“这是一个时代的逝去……”为何金庸小说有如此长的生命力?国内著名“金学”研究者、著名武侠评论家陈墨曾表示,人们在阅读金庸作品时,不仅读到文学性,更得到了文化反思。“比如段誉,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民族和平观念,代表了《天龙八部》的核心价值,也是金庸作品的情怀。”
金庸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部部经典。但金庸的名气虽响彻中外,而且博古通今,历史、政治等知识信手拈来,他依然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因此即使是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的他已经是81岁高龄。
然而武功再高强的大侠,也敌不过残忍的时间。
一位网友说的好,金大侠只是去了属于自己的桃花岛……
从此世上无大侠,只留经典在人间。
愿大侠一路走好!
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