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灯彩非遗传承待出新 20年难收一个徒弟

24.02.2016  12:27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苏州灯彩唯一的非遗传承人汪筱文和往年一样忙碌。节日当天,他来到护城河畔的古胥门,带着30多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制作传统苏灯。而节前几天,他和女儿汪丽秋每天晚上都在斜塘老街现场制作、售卖传统手工兔子灯。不少人慕名而来,150盏兔子灯被一抢而空,晚来的愿意加价但依然“一灯难求”。

  汪筱文做的手工兔子灯80元一盏,价格并不便宜。毕竟,现在只要在网上点点鼠标,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盏会闪眼睛、会唱歌的塑料兔子灯,还能送货上门。但汪筱文却说,80元其实也只赚吆喝不赚钱。

  “苏灯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即便是一盏简单的兔子灯,制作过程也包括纸扎、糊裱、剪纸、绘画、装饰等好几道工序,扎制过程需要3小时左右,再熟练的手艺人一天最多也就完成4盏。”他解释说,他们父女俩很早就开始准备,在家里做好半成品再带去现场完成糊裱等最后几道工序,“不然现场来不及做”。

  被称为“苏灯”的苏州灯彩,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以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为原型制作的“亭台楼阁灯”最为著名。今年的元宵节,各种花灯闪亮登场,吸引了不少眼球,但要买一盏纯正的手工苏式花灯却不容易,必须靠“”。

  传统苏式花灯真的火成这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灯彩行业有几句老话,‘三春靠一冬’‘五黄六月七死八活’,说的就是灯彩销售季节性太强,农历八月以后才陆续有订单,一旦过了元宵便很少有人问津。做好的灯卖不出去,只能自娱自乐。”汪筱文感慨道,在很多人眼里花灯就是儿童玩具,质量如何、是否精致并不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外地用机器和廉价材料生产的便宜灯彩大举“入侵”,抢占了原本就不大的市场。

  市场被挤占,苏灯手艺人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对他们而言,除了散卖苏灯,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于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以及相关的旅游活动。但这几年,出于群众人身安全等考虑,许多地方灯会都停办了,这对苏灯手艺人的影响非常大。

  汪丽秋告诉记者,连续举办十多年、位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古胥门元宵灯会”,今年因古胥门城墙出现险情也停办了,“前两天我还接到通知,一个大型的彩船巡游项目可能要取消,今年的生意更难做了。

  “灯彩本就是个辛苦行当,业务下滑,现在更没人愿意干了。”作为苏州市灯彩行业艺术研究会会长,72岁的汪筱文18岁起就在苏州民间工艺厂学习制作灯彩,他早年带过的几个徒弟大都已过不惑之年。“现在苏州真正从事灯彩行业的不足50个人,最近20年我一个徒弟也没收到,整个灯彩行业已经没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

  一方面是市民遍寻兔子灯而不得,一方面是灯彩手艺人只赚吆喝不赚钱被迫转行,这说明花灯也需“供给侧”改革了。苏州市非遗办首席顾问龚平说,真正的保护是生产性保护,要延长灯彩的生命线、让花灯走向市民,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如何开发年轻消费者喜爱的花灯,如何做活民俗节庆活动,挖掘花灯的附加值仍需思考。

  这方面,发展迅猛的台湾灯彩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台湾不仅定期举办大型灯会,而且更注重创新。比如前两年在苏州举行的苏台灯会上,台湾灯艺师制作的蛟龙灯,光线路就有700多条之多,需要数十位灯彩艺人和电子工程师合作。

  除了产品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苏式花灯这样的传统手工艺要有持久的生命力,还需要在市场上形成品牌影响力。有些城市重金打造元宵灯会品牌,为灯彩艺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今年是南京秦淮灯会恢复举办30周年,也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10周年,元宵节当天就吸引了35万游客观灯赏景。

  据了解,秦淮彩灯每年都能卖出十几万盏,有的花灯能够卖到上万元。秦淮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业亮表示,南京打造“秦淮灯会”文旅品牌,在花灯的设计和制作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有了灯会就有灯市,有了市场自然就会有艺人愿意做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且能让灯彩花样不断翻新,成为南京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孟旭 潘朝晖)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