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带孩子走进自然

30.03.2015  11:15

  初春的太湖边,乍暖还寒。参与湿地“寻宝”之旅的家长和孩子却仿佛不受这寒意影响,始终兴奋满满地感受着湿地的奇妙。

  近日,金阊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江苏省苏州湿地自然学校老师的带领下,观鸟、画鸟、寻找各种植物,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学习植物和鸟类的自然知识,制作属于自己的湿地徽章。

   观鸟观植物,孩子们好奇满满

  早上8点,活动在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开始。孩子们被分成3组,由老师带领着展开一段自然体验之旅。

  在其中一组,记者看到,志愿老师王金虎和周敏军分工明确,一人讲解植物、一人教观鸟。他们沿着既定的“寻宝”路线,带大家认识日本晚樱树皮上的皮孔、黑心金光菊和三叶草,了解八哥、……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各种动植物,好奇地问这问那。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传递出植物和鸟最有趣、特征最明显的信息,同时引导孩子进行联想和比较。比如,日本晚樱和桃树的树皮相似,八哥和白头翁有很大的不同等。

  作为专攻植物学的大学教师,王金虎的讲解既能“深入”,也能“浅出”。“带小孩子要注重趣味性,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让他们自己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王金虎说。

  增加孩子们的学习乐趣一直是志愿老师努力的方向之一。比如在水八仙游戏中,孩子分别领到了茭白、芡实、茨菰、菱、水芹、莲藕的实物和图片,他们根据老师周时林的介绍,将实物和图片逐一进行配对。“实物的感观和游戏的乐趣在这里交融,孩子们的生态体验也更加深入。”一位志愿者说。

   志愿者团队“蛮拼的

  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的老师都是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没有现成的教案和教学团队,这些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人们,就在网络上联络沟通,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慢慢推动活动的开展。

  志愿老师Panda是一位记者。早在大学时,他就加入了观鸟社,成为观鸟爱好者。“看到鸟就会觉得开心,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把这份开心传递给每一个人。” Panda说。

  苏涛是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他和另外一位志愿者陈林长途驱车,从无锡赶到苏州参加这次的活动。在苏涛看来,苏州活动的质量较高,且活动参与者以小学生居多。“这样的活动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带来改变,一代带一代,生态环境意识就慢慢形成了。

  从2014年2月开始,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13场类似的自然环境教育活动。“我们真是蛮拼的。”活动组织者之一的江苏野鸟会苏州地区负责人范如宇告诉记者,组织一场活动,得提前3个星期开始策划、实地踩点、筹备器材物资等。大家平日都有工作,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准备,非常辛苦。

  由于志愿者目前无法专职从事这项工作,活动在提升计划性、系统性上有不小的困难,到中小学开展课程教育也很难定期定点。范如宇坦言,这是发展上的一个瓶颈。“但是,今年我们还是会努力把项目做下去。

   大家一起慢慢成长

  湿地自然学校是提供自然体验、环境教育、志愿服务的平台。我国自然教育起步较晚。而在日本,类似的湿地自然学校已有3000多所。

  2012年8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苏州市林学会合作发起的湿地自然学校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揭牌,“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项目也同时启动。

  据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介绍,这个项目现已成为苏州市林学会的品牌。随着项目的发展,未来将不仅局限于湿地自然教育,还会延伸到环境教育的更多领域,例如田园自然学校等。

  “湿地自然学校没有校舍,以湿地为教室,自然为校园;没有课本,以生物为书,感知为笔;学校没有固定的学生,人人都可以成为学生,然后逐步成为老师。”冯育青告诉记者。

  在Panda看来,每次带着孩子们探索湿地都特别快乐。因为他们的眼睛里永远充满好奇,每一棵植物、每一种鸟都可以让他们发出惊奇的感叹。也许,孩子们在这里收获的知识并不能马上用到,但他们长大后,到了人生的某一刻,或许可以突然想起,曾经和这些美丽的生灵相遇。

  “我们希望可以对着下一代、下下一代,继续讲述这样的故事,然后当他们成为了父亲母亲,也牵着这样一双稚嫩的小手,走近他曾经流淌着快乐和惊奇的那片湿地。” Panda说。

  采访过程中,冯育青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用着急,我们慢慢来。”有湿地,有志愿者团队,大家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很轻松,也很快乐”。

   宣教基地建设纳入湿地站考评

  随着湿地自然学校各类活动的广泛开展,苏州湿地公园的宣教内容也日益丰富。每个湿地公园四季的动物、植物各不相同,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例如,去年4月爱鸟周期间,公园举办了鸟巢制作大赛。孩子们亲自动手,用装螃蟹的竹盒、盛红酒的木盒等,制成形态各异的“鸟巢”,放到树上,让鸟儿来当评委。

  冯育青告诉记者,现阶段他们会主攻课程探索,积累经验。将课程里所有的故事、游戏和自然连接,既在无形中传递自然知识,又让参与进来的每个人都觉得有趣、好玩。

  根据苏州湿地保护管理站的计划,今年将在湿地公园建设10个宣教基地,因地制宜,逐步推广现有的自然教育活动经验。目前《苏州市湿地宣教基地创建标准》(暂行)已正式出台,符合相应申报条件的市级以上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都可以申请。

  冯育青透露,由于宣教功能是苏州湿地站整个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湿地公园宣教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也将被纳入考评。

  “这是湿地公园发展的大方向,同时湿地公园本身也会受益。如果湿地公园不止是一个景观,还是一所自然学校,有活动、有的玩,你会不会愿意带着孩子一次一次去?”冯育青问记者。

   亟待政府支持和投入

  真正认识自然、回归自然,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做到的。陈林和王金虎都认为,自然教育应当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它不是在校园中完成的教学任务,而是通过教育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让孩子们走入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真正与自然亲密接触。

  志愿者们希望,自然教育活动能由政府部门主导,并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周敏军建议,可以像爱国教育活动一样,定时开展。比如苏州当前的模式,就是由湿地站主导,各有专长的志愿者参与准备,分工协作,协助完善活动的各个细节。

  范如宇表示,如果项目能有稳定的资金来源,长期开展活动,志愿者们就有可能逐渐全脱产,全身心投入,形成固定的团队,不仅做自然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自然资源调查。

  当前,不少环境教育志愿者知识积累不足,缺乏统一的组织培训。而受教育者转化为志愿者的比例较低,活动持续性不够。对此,周敏军建议,可以多借鉴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的成熟经验,让自然教育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一方面开展志愿者培训,既让志愿者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也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结合当地实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现活动的可持续。(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