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海绵公园”留住天上水 可消纳20年一遇暴雨
国庆长假,苏州太湖沿线各大景点游人如织。位于吴中区临湖镇太湖畔的园博园工地同样“人气爆棚”,数千名建设者放弃休假紧张施工,卡车、吊机等重型机械进进出出。半年之后,以“水墨江南·园林生活”为主题的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在这里启幕,向海内外游客“展太湖生态之美,显江苏园艺之胜”。
下雨留得住、平时用得了
本届园博会在呈现园林艺术魅力的同时,打造江苏首个“海绵公园”的规划成为一大亮点。园博园在设计和建设中融入“海绵”理念,改变依赖大规模水利工程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套路,通过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等雨水综合管理方法,实现对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所谓“海绵型”城市,源自于行业内和学术界习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对雨水吸附和调蓄功能。苏州被誉为“东方水城”,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此,“海绵型”城市建设,对苏州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不过,大家也许会质疑,像苏州这种拥有大片水体和绿地的城市本身不就是一块天然海绵吗?“海绵技术”的应用在这里究竟有多大意义?针对这些疑问,园博园的设计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陈凌给出了答案:“海绵技术”的应用形式丰富,适用于多种城市地形,但其应用并不仅仅满足消纳自身雨水径流,还要考虑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的空间,保证“下雨留得住、平时用得了”。
“弹性”海绵巧治城市病
记者在园博园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园区内原有的鱼塘、湖泊、河流等进行沟通和梳理,构建集中的水体和连通的水网结构。“通过对场地现状水系勘察,我们对条件较好的全部保留,并优化水系和道路、建筑、绿地的竖向设计。”园博会项目指挥部部长金子轶指着一处河岸施工项目向记者介绍,这些土方的堆积,都是为了营造水系弯曲、蜿蜒、流畅的自然线势,从而延展岸线长度,增加雨水调蓄的空间和滞留的时间,并且提供更多的植物生长空间。
如果说整个园博园是一块“大海绵”,那分布园内各处的江苏13个城市小展园就是一个个“小海绵”。以在徐州园为例,通过因地制宜布置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来取代传统的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使用,从而使得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避免了一下雨就“看海”尴尬的城市病。据估算,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的成本仅为每平方米50元,这也有效降低园区排水系统的建造成本。
在扬州园工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施工前就栽种在这里的树木,扬州园的建设依托了这片银杏林,从植被入手做起“海绵”文章。作为所有城市展园中唯一一个不临水的“内陆”展园,扬州园在探索内陆环境使用“海绵技术”的方向上有了更大施展空间。
可消纳20年一遇暴雨
“到明年,这里将变成一个集银杏林、竹林、茶园、裁员、花园和果园等于一体的‘植被综合体’,不仅园艺展示效果好,还可为雨水的渗透提供充足空间。”扬州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唐红军说,城市建设中大量的硬化不透水地面,是造成自然排水系统失灵的重要原因,而扬州园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实现洼地和平地的结合,种植大量植被营造生态自然的“排水系统”,从而使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恢复自然水文循环、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更加突出。
这个面积达236公顷的园博园,建成“海绵公园”能带来什么效果?吴中区园博局局长沈雪华报出了一组数字:天晴时,全园可蓄水14.28万吨,绿地和道路浇洒不用园外一滴水;下雨时,园内500亩水体成为天然的雨水调蓄池,可以消纳20年一遇暴雨。“园博园采用渗、蓄、滞、净、排等多种技术,对雨水实现‘收放自如’,可为临近的临湖镇镇区提供最多约4万立方米的雨水调蓄空间,有效降低镇区的内涝风险。”
“雨水资源化运用,让园区每年可利用水资源量达到79万立方米,除满足园区绿化浇洒要求外,还可对外提供水资源39.4万立方米。”陈凌表示,仅这一项每年就可产生经济效益276万元,这将让“海绵技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额外带来看得见的收益,更加凸显生态价值和样本意义。
本报记者潘朝晖本报通讯员盛峥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