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博会上演“指尖传奇”
图为观众在民博会上观看展出作品。王建康摄
新华报业网讯 昨日,首届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全国20个省、50余个城市的3000多位民间工艺家,百余种民间工艺美术精品齐聚苏州。除了苏州市民熟悉的苏绣、玉雕、桃花坞木刻年画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欣赏到河南的名品汝瓷、竹丝贵过金的青神竹编、始于南齐时代的竹根雕等别具风格的工艺品。
一进展区,不少观众便被吴中馆的苏式建筑吸引。这是真的吗?有人用手轻敲墙壁试探,竟是如假包换的实景。“这里所有的建筑组件都可以‘打包’移动,像垒积木一样直接安装。”砖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模块移动园林”发明人钱建春说,“亭台楼阁、假山水池都能在坊里提前做好,运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迅速搭建一个苏式私家花园。”
惟妙惟肖的“八仙过海”、精雕细琢的牡丹、栩栩如生的龙凤……色彩缤纷的部件错落有致地插在一根红蜡烛上,这就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苏南花烛”。“所有的组件都是先用蜡做成,再用铁丝插在红烛上。”苏南花烛技艺传承人王伟忠说。现代造烛技术早已普及,如今这种工艺复杂的手工插制花烛濒临失传。“但花烛本身颇具艺术价值,也能为研究苏南婚俗提供物证。”从去年开始,王伟忠在花烛的发源地——吴江横扇的中学开设课程,把这一技艺传授给他的学生。
为了让观众有直观感受,吴罗传承人、高级工艺师李海龙把素罗织机搬到了现场,一面织罗一面演示。吴罗成品中,一面素色的扇子让众人惊艳不已,原来这就是“轻罗小扇扑流萤”里的罗扇。李海龙介绍,制作一面罗扇需要半个月,售价在1600元左右。“价格高、不愁市场,可愿意学的人不多,坚持学下去的更少!”今年63岁的李海龙至今只收了两个徒弟。
“年轻人不愿意学,除了静不下心,也是因为有些传统技艺的生产过程枯燥、工作环境艰苦,”钱建春说,“我们把工作地点搬到室内,用生产的方式做建筑,既优化了工作环境,也能鼓励年轻人加入新鲜创意,砖雕这门工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传承下去。”
“民间艺术要从生活里获取创作灵感,才能保证旺盛生命力;要为自己攒人气,才能赢得年轻人的青睐。”苏州市吴中区民间工艺家协会主席叶志明说,此次会展除了让市民一饱眼福,也为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交流机会。 孟旭 李仲勋 盛峥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