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年产桂花五六千万斤 "桂花经济"需延续发展
10月16日,本报报道南京满城桂香却难形成产业化,那么,在以桂花为市花的苏州等地,“桂花经济”发展近况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丰收价跌底, 桂花无奈烂树
18日,记者来到我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的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眼下,正是花农们一年中最期待的丰收季。一路上,只见道路两旁、农家小院随处都是桂花树,越往山里去,花香越浓。山路两边,几乎每隔100米就有一个桂花“收购点”,刚打下来的新鲜桂花散在地上,堆起一座座“小金山”。
“看看,新鲜的金桂,买点吧。”见记者上前,花农李建成赶忙打开蛇皮袋。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一大早从家里树上打下来的新鲜桂花。两小时打了33斤,每斤卖3块钱,“现在桂花太不值钱了。”
在桂花最多的窑上村,土生土长的80后许志刚看着家人满头大汗地把一袋袋鲜桂花抬上买家的货车,又是心疼又是无奈。他指着不远处山坡上自家种植的桂花树告诉记者,桂花花期短,采花每年也就五六天,如果这几天卖不出去,花就只好烂在树上。
记者了解到,早些年,桂花的收购价曾达每斤18元。但近年来随着桂花树越种越多,全镇年桂花总产量达五六千万斤,价格也一路下跌,如今已跌到2至3元的谷底,花农们种一季桂花,甚至连人工、肥料成本都收不回来。大片桂花被迫烂在树上。
花价连年走低,很多村民开始“转行”卖起桂花树。花农们告诉记者,一棵小的桂花树苗,栽种两三年就能卖几百块钱,几十年的成年大树能卖几万元。
采花古法复活,传统美食重生
桂花“卖难”,和苏州近年来传统桂花美食的日渐没落也有关系。
苏州自古就有桂花入馔的传统,香甜软糯的桂花糕,老少咸宜的桂花蜜饯以及清甜爽口的桂花汽水、桂花气泡酒,都曾是苏州美食的经典代言。然而,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兴起,传统桂花美食逐渐失去年轻“吃货”的青睐。即便黄天源、采芝斋等老字号坚持采用最纯正的桂花作为糕点原料,每年的用量也十分有限。在五花八门的零食、西点面前,传统桂花食品已成可有可无的“季节性点缀”。
今年,在传统桂花食品加工行业坚守了45年的光福镇窑上村蜜饯厂,开发出桂花深加工产品——桂花梅浆。记者在厂子里看到,梅花时节腌制好的梅子酱,放入洗净的鲜桂花,加入食盐腌制一个月,就能酿成香甜的桂花梅浆,可用来加工桂花酒、桂花糕、汤圆,而且能够长期贮存。厂长老王介绍,目前,厂子已经接到了苏州平江路好几家店的订单。
在苏州东山,制茶大师谢燮清今年和东山茶厂合作,成功恢复了断档30年的传统“采花”工艺。“采花”工艺原来是当地农民世代传承的土法,由于人力成本上升,“采花”逐渐被更省人力的“打花”所取代,随之一同消逝的,还有那浓郁的桂花香气。经过反复研究试验,谢燮清带领农民,恢复并改良“采花”技艺,留住桂花芳香。他的目标,是将桂花红茶打造成“碧螺春”那样的茶中精品。
在古法创新的道路上,“桂花经济”面临的困难还不少。面对现代食品工业严苛的安全标准和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要求,“老作坊”往往无法达标。桂花红茶的“采花”工艺对人力要求很高,几十个工人忙碌一整天,只能采下百来斤桂花,在人力资源日渐紧张的苏州,这无疑是个巨大的瓶颈。
产业链延伸,卖花变身卖服务
今年桂花季,苏州产出的桂花只有30%用于本地,另外70%被广东、广西、安徽等外地客商收购,做成食品香料或者香囊、香精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卖到游客量较大的景区。
“无论是卖花,还是卖树苗,本地都只赚了很小一部分利润,桂花的价值远远没有开发。”光福旅游公司副经理朱贤平曾亲眼目睹上世纪90年代初苏州“桂花经济”鼎盛时期的风采。在他看来,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方式的兴起,天然香料逐渐被化学添加剂所取代,桂花在食品中的应用日益受限。如果仍然停留在“吃”上,“桂花经济”难以做大。
业内人士呼吁,要延续并发展“桂花经济”,还得依靠发展休闲旅游、走服务带动产品的路子。在这方面,同样以桂花作为市花的杭州,就树立一个成功的样本。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杭州全城桂花竞放,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桂,直接带动当地的农家乐、茶经济等相关产业,成为杭州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看杭州人巧做“桂花经济”文章,聪明的苏州人也开始重新规划自己“桂花之乡”的布局图。光福等桂花主产区有意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办桂花节,搞农家乐,开发桂花食品、保健品、礼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当地“桂花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陈雨薇 马薇 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