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民推广"零废弃"活动 让更多人爱上自然

24.07.2017  13:22

  “398、399、400!”张成宝和他的伙伴数着一路上捡到的烟头,数量之多让他俩惊诧不已。“六五”世界环境日那个周末,张成宝组织志愿者在苏州古护城河河岸边捡拾垃圾。在苏州一家能源科技公司工作的张成宝,和大多数人一样,每天朝九晚五。但作为志愿者,他对环保的执着与众不同。

   跑山运动做成“零废弃”体验

  作为环保民间组织自然之友苏州小组的一员,“零废弃”是张成宝这两年一直推广的环保活动。张成宝第一次做“零废弃”项目是2016年的苏州大阳山跑山运动。

  依照赛事设计,参加跑山赛的选手如果承诺全程自带杯子或者只使用一个纸杯,他们的右臂上会贴上“零废弃”的标识,如果违反了承诺,志愿者就会把“零废弃”的标识撕下来。

  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来自苏州各行各业,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零废弃”的活动,甚至有一半志愿者是第一次参加环保志愿活动。而大阳山跑山“零废弃”活动对志愿者有一定的要求。张成宝心里打鼓,万一弄砸了,咋办?

  接连两次的详尽培训让大家心里有了底。比赛当天,每个补给点设立3个垃圾箱,分为矿泉水瓶、果皮剩食和其他杂类,并由志愿者现场引导投递。此外,自然之友还设立了“零废弃”补给站,用不锈钢杯子代替一次性纸杯,赛后统一回收清洗再利用。

  每当有参赛选手经过,张成宝都会示范该投递到哪个垃圾箱,而一些因疏忽而投错垃圾的选手一边说着抱歉,一边自觉地捡出垃圾重新投放时,张成宝就会觉得特别欣慰。

   改造垃圾箱倡导垃圾减量

  大阳山项目之后,张成宝对“零废弃”就上了瘾,到处找相关资料学习。今年3月,他和小组成员在拙政园又做了一次项目。作为苏州热门景点之一的拙政园,游客众多,原来的垃圾箱每组只有两个垃圾桶,而且上面的分类标识不符合通行的做法。为了调查统计园内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在现场,自然之友“零废弃”团队成员把垃圾桶里的垃圾全部倾倒出来,然后分类、统计、称重。大家发现,垃圾量较大的是果皮、矿泉水瓶等,因此在新装的3个桶一组的垃圾箱上,他们特意制作成大图印了上去。

  完成改造后,拙政园里每隔二三十米就能看到一组标识醒目的垃圾桶,游客分类投错率大大降低。

  既然垃圾拉走的时候又会被混到一起,为什么还要费力气分类?这个问题,张成宝总是被不同的人问到,包括自己的爱人。他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通过分类体会到垃圾处理的不容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少产生垃圾的习惯,真正实现垃圾减量。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张成宝的逻辑,但他身边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坚持垃圾分类。不少人对分类已经习以为常,在街上遇到没有分类的垃圾箱,扔垃圾还会觉得别扭。

  张成宝是2006年来到苏州的,十年来他切身感受到这个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人口越来越多,环境的承载力常常让他忧虑。“如果‘零废弃’能得到更多践行,这个城市应该会更宜居。”张成宝告诉记者,自然之友苏州小组跟一些机构或者赛事主办方谈起“零废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错,但真正要去推进,又会因为一些实际操作的问题而难以进行。“更多理解、更多切实地参与非常重要。”张成宝既惋惜又感慨。

   让更多孩子爱上自然

  今年,张成宝计划去北京参加自然体验师的培训。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总是追忆起小时候田间地头的生活。儿子已经6岁,别的家长一般给孩子报了好多学习班和兴趣班,他的教育理念则是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去年,他带孩子参加一个亲子自然体验活动,感受风、观察蚕的成长过程、种植农作物了解二十四节气……一年下来,原来腼腆内向的孩子开朗了不少,对于自然,孩子有了更多的热爱。“只有对自然有爱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生态。”张成宝打算用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自然,这样,等他们长大,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爱会让他们对自然有敬畏,保护就会顺理成章。

  要做的事情很多,但苏州小组人少,大家又都是兼职来做,经常参加活动的不过二十几个。张成宝一直在琢磨如何动员更多专业的力量进入小组成为智囊,如何在大学里发展环保志愿者的队伍,如何让小组成员更稳定更活跃。

  一天下午,张成宝去见一位在社区工作的朋友,他专门带了一本《2016—2017中国环境发展报告》,并把它放到朋友工作小区的书院里。“没准有人看到这本书也成了环保志愿者呢。”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宣传环保,张成宝把书摆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