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推动职教与经济互动发展

07.07.2015  12:45

  苏州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6所,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生10万余人,专业覆盖了苏州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及其上下游衍生产业。职业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企业与市场办学,与行业企业结成“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伙伴。目前全市仅中等职业学校,平均每所学校就与60多家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实现专业全覆盖、学生全受惠。
  2014年7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围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适用范围、促进原则、运行机制、职责分工、优惠扶持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对各类校企合作项目的政府奖励和税费减免等措施来促进和保障此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管理、扶持、引导校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也打破了目前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向紧密型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苏州职业教育高位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该市定期召开由市发改、经信、商务、人社、财政、科技、知识产权等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及院校代表参加联席会议,讨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昆山市创新建立校企服务网,为院校、企业、行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发挥校企互动、信息交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功能。常熟市成立了由三大开发区及多家骨干企业组成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和“办学集团”。联席会议的成立,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商讨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共同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共同为职业教育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了平台和定期沟通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探索多校多企集群式合作模式。牵头组织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组建了12个市级专业性职教集团。2015年初新组建了现代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两个新的职教集团。张家港市建立江苏扬子江职业教育集团,拥有28家跨区域会员学校以及18家会员企业。太仓市建设校企联盟9个,参与的政府部门有10个,职业院校2个,行业协会8个,骨干企业400多家。职教集团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多校多企集群式合作的开展。大中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科研院所、普通高校都被引导参与集团的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实现了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引企入校的融合发展机制。常熟市召开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讨会并建立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CISCO合作班”项目正式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知名外企三星苏州公司合作开办了三星工科大学,本地知名旅游企业同程网也在学院设立了同程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创元集团和亨通集团合作设立企业学院。通过企业学院的设立,校企不仅共同培养人才、研发新品,而且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和产品技术专利。苏州旅游财经高职校设立了苏州水天堂餐饮管理学校,由餐饮企业和本地学校设立紧密型校企合作,这是全省餐饮业的首家。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在园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突破政策限制,成立学校自己的企业。
  按需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太仓市政府合作举办“太仓班”、与企业共建“江南园林班”、“路劲班”、“华润班”等冠名班,形成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实质性合作办学机制。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华成班”、“同策班”、“物管班”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将专业任课老师与企业资深专家相对接,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相关培训相互补,推动了学校发展、学生就业、行业繁荣。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知名企业组建各类订单班30余个,通过“把教室搬进车间,把车间搬进教室”,实现学生培养的“私人定制”。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校企从人才、信息、资源等多个维度,建立了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推动了产业与专业的“无缝对接”。
  引入德国“双元制”与英国“现代学徒制”。苏州充分利用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深入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德资企业聚集的太仓地区职业院校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践及本土化研究,2013年以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对德国“双元制”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获得两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两项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建立了中德培训中心,进一步学习实践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及英国驻沪总领馆合作开展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首批30名学生已正式组班上课,双方将探索制定出既适合中国当地人才需求、又体现“双重身份、双元育人”英国现代学徒制优势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