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建立完善社区矫正“五大体系”

01.07.2016  01:24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和全国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并完善社区矫正组织领导、制度规范、风险防控、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管理“五大体系”。

   一、完善社区矫正组织领导体系。 苏州市委、市政府将社区矫正工作列入综治平安考核指标,连续多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定期召开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各级党委政府均建立了研究解决社区矫正重点难点问题的定期议事制度,市各级人大、政协也多次调研社区矫正工作,并形成提案议案和调查报告。

   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规范体系。 苏州市认真总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并将其上升为机制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规范健康发展。2013年,苏州市司法局会同市教育局等9部门出台《苏州市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办法》,降低外地籍未成年犯接收门槛,努力维护外来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权益。2014年,苏州市司法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关于加强苏州市社区矫正工作保障的指导意见》,为队伍建设、载体建设、装备应用、帮扶救助、购买服务等提供坚实保障。2014-2015年,苏州市先后出台《苏州市社区服刑人员收监执行办法》和《苏州市社区服刑人员收监、查找、追捕执行办法》,努力解决 “衔接难”、“监管难”、“收监难”等难题。

   三、完善社区矫正风险防控体系。 加大入矫教育谈话力度,做好量表评估,探索开展三级联动远程视频风险研判体系,定期开展社区矫正风险研判。实施“菜单式”教育机制,由社区服刑人员选择参加。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教育,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社会适应能力。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100%开展风险评估和对严管人员100%手机定位,对风险较大的探索实行电子腕带监管。落实每日网上巡查、每月派员飞行检查、每半年公检法司联合检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演练。着力减少风险隐患。

   四、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体系。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联合有关部门出台《苏州市关于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矫正小组建设,构建“6+1”矫正小组模式,形成贴身帮教微网络。2015年苏州市共有2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了25个针对女性、未成年人或家庭经济困难、社会融入存在障碍的社区服刑人员帮教项目,其中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3个,购买资金40余万元。探索财政补贴企业促进就业机制,对吸纳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财政补助,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建立志愿教育讲师团机制,实现了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一帮一”、“多帮一”的工作格局。与民盟等民主党派合作开展特殊人群关爱帮扶“黄丝带”行动,与团委、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加强协作配合,为各类社区服刑人员提供针对性帮扶救助。同时积极与有关高校合作,开展社区矫正项目研究,探索建立案例数据库,创新科学教育矫治方式方法。

   五、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体系。 苏州注重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积极打造“社区控制网”“定位控制网”“视频控制网”和“数据协作网”四网融合的动态管控教育平台,明确专人负责、及时核查、加强处置。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电话语音汇报、生物考勤识别、执法记录仪、矫务通、电子腕带等科技装备,并逐步与社区矫正管理系统相连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实战化”、“精准化”,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