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两会:加快培育职业农民成为热议话题
中新江苏网苏州1月22日电 (记者 周建琳)新型职业农民现在是个热词。这与政策的助推密切相关。今天正在此间召开的苏州两会上,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培育职业农民成为热议话题。
“苏州对职业农民培养越来越重视。这段时间就有不少利好消息,像对本地上农校学生给予全额资助等等,力度很大,听了让人很开心,”接受媒体采访时,林亚萍坦言,苏州有专业技能的农民还是很紧缺的。
从一个青涩质朴的学生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再到如今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苏州市人大代表林亚萍将青春播种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她不仅将自己的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带动了14名大学生投身农田,用智慧和汗水,推动着农业的智能化进程。
和林亚萍一样,易乃坚也爱把自己称为“职业农民”。2008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他就来到了苏州高新区玉屏山生态园,开始只懂技术,如今在销售和经营管理方面也能独当一面。玉屏山生态园目前已有100多人的员工规模,其中不乏像易乃坚这样的大学毕业生。
苏州是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农业在江苏省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2013年,苏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实施意见》。这四个一百万亩的落实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谁来种田”。
数据显示,目前在苏州与土地打交道的本地农民只有20万人,且日益老龄化。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职业农民短缺,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培养以本地中青年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势在必行。今年苏州市政府的1号文件也锁定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上。
根据计划,苏州力争每年培育本地户籍农业院校毕业生300名以上,吸引各类有志从事农业的中青年200名以上,培训现有农业从业人员1000名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支与苏州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现代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队伍。
新型职业农民由谁来培养?让农民“回炉”职业学校,培养职业农民,农业职业院校能否承担重任呢?
走进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这里的一个“太仓班”引人关注。该班学生在校期间学费全部由太仓市政府资助,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岗位能力目标,校地经过多次商讨,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实践,我觉得现代职业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力,而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多面手’,现在我们都很看好这个行业。”“太仓班”学生虞艳红说。
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钱剑林透露,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去向辐射到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农业类的私营公司,不少工作岗位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收入水平较为乐观。
“太仓班”可以说是苏州正式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一个缩影。农业部官员称其非常值得借鉴。(完)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