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职院:破解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难”

12.01.2017  17:06

          11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枢楼402会议内,这里正在举行“校企合作卓越杯之校企合作高质量就业和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来自全校各系(院)的14个教师代表分别从创新创业工作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成果展示、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展示。
  类似这样的专题活动,如今,在苏州工业职院每年都要定期开展。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益南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冠名班、创新工作室、众创空间等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满足地方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积极探索自己的路径,与企业紧密合作,强化专业建设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无缝对接”,加快培养地方急需技术人才
  “我们作为一所扎根苏州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要紧跟苏州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做到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生相伴’,为地方做强做大产业,加快转型发展‘定制专业’,培养出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后所急需的技术人才。”苏州工职院副院长曹建东说。
  近年来,学校发挥多年形成的“实力”和优势,重点围绕苏州产业规划,加大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投入,引导高层次人才,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开设了35个专业,积极推动产业与专业的“无缝对接”。其中,仅新建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一个专业,就投入了800多万元。
  与其他一般高职院校相比,苏州工职院学生的教材是来自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一张张设计图纸,或是一件产品的生产工艺说明或是一项服务的方案。这些完全贴近企业生产或经营的讲义是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开发的教学成果。
  学院推行“师-生-企”联动机制,将企业的个性需求提前介入到一年级,自2014年启动冠名班以来,学院三年185个新生班都有学院紧密型企业冠名。学院还着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多元化平台建设,创元集团、亨通集团、同程网络等苏州市地标型企业与学院结为同盟,共建三级企业学院17家,促进产教融合。三年来,与劳士领、科伯瑞、海格客车、华旃航天电器等知名企业组建各类订单班50余个,通过“把教室搬进车间,把车间搬进教室”,实现学生培养的“私人定制”。与博世汽车、昂拓科技共育现代学徒。
  让教师走得出去,企业技术人员请得来
  苏益南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学校就实施了校企合作“十百千”工程,一批企业盟友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学校全方位对接,使得校企双方的“双师型”人才联系更为紧密。至今,学院有企业兼职教师427人,在企业建立了19个教师企业实践站,专业教师已完成一轮5年下企业锻炼5个月的实践,即将开始新一轮5年内企业实践6个月的能力提升项目,以提高职业化、工程化水平。轮流选派管理干部脱产半年进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企业先进高效的管理经验。
  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实行师资技术人员的互聘互兼,教师走得出去,企业技术人员请得来,达到双方的互利共赢。目前,全校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已占到了专任教师总数的89.4%。
  教师能力提升的同时,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步提高。在11月27日刚刚结束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三部委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艾夫特·栋梁杯”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苏州工职院选派出的工业机器人技术14C1班的吴梦笛同学,获得了二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主办的“Makeblock杯”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苏州工职院机器人社团组队参加的项目喜获一等奖。学生在各种国赛、省赛的项目中频频获奖,彰显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
  在苏州工职院党委书记薛峰看来,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学院的教师不仅视野开阔,而且水平明显提升。企业成熟的资源设备和生产实践经验为教师提供了科研基础,在企业研发生产一线经历了摸爬滚打的教师也将最新的产业成果带进了课堂,讲起课来也更加精彩。
  教学与生产的紧密贴合让苏工院的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7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苏州就业,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多次荣获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
  建科技服务平台,“四两拨千斤”
  用苏益南的话来说,“校企只有构建起类似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才能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正从求量向求质转变的今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这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而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则是高职院校谋求发展的动力所在。”
  行业前瞻性产品开发不足,新产品研发困难,一直是企业发展的“软肋”。近年来,苏州工业职院从中找准了社会服务的方向,依托自身的特色专业优势,打造了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市级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心、研究所、科研团队等五大科技平台,全方位为企业和产业提供科技服务。
  苏州工职院科技处处长温贻芳告诉记者,苏州工职院通过学院、系、专业三级企业学院体系促进了校企“全面对接”,为我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拓展了合作的空间。不仅共同培养人才、研发新品,而且校企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和产品技术专利。三年来,与企业等合作开展的横向课题就有45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
  可以说,科技服务平台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  眼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努力建设以智能制造为中心的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精密检测等10余个转型升级急需的科技服务平台,力争成为苏州工业经济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平台。
  大学生科技报 12月29日 教育展台·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