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瞄上养老产业 众筹建养老院此路可通否?

15.02.2015  18:02

养老搭上众筹 此路可通否?

业内观点:资金瓶颈掣肘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缺乏成熟的方案,玩众筹只是一种“概念

中国江苏网2月15日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这一面向银发人群的产业,已成功上位为朝阳产业。在政府开放的姿态下,一笔笔民间资本蓄力冲关,意图抢滩这块潜力巨大的地盘。在苏州,也有人想做“早起的鸟儿”,构想把热门的众筹模式引入到养老行业当中来。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这种想法恐怕还“很美很概念”。

□记者曾雅文

苏州人瞄上养老产业 想众筹建个养老院

养老引入众筹,不得不提去年10月举行的中国众筹大会。

那次会上,中国老年产业发展基金会与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签署了一项协议,表明养老产业将引入众筹模式,在资金、人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当时认为,我国目前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至少应该达到万亿元,但实际供给仅为1000亿元左右,此举有助于弥补9000亿元的资金缺口。不过此后尚未有更进一步的消息传出。而最近,苏州市民老杨也向记者表达了众筹养老的想法。

老杨是一家传媒文化公司职员。因家附近有片大公园,早晚时分路过时,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园子里蹦蹦跳跳,交谊舞、健身操、快走的,喝茶、下棋、拉风琴唱歌的,还有啥也不干,坐着懒懒晒太阳的。到了周末,更是热闹非凡,整个大园子经常像开露天大聚会似的。

本来这很正常,只不过,老杨有种感觉,在周边待了几十年,这一带的老人是越发多了。

老杨的感觉是敏锐的。苏州现在有多少老年人口?援引2014年9月重阳节前夕市民政局发布的一份老年人口报告可知,截至2013年底,苏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6.6万多人,增幅46‰,达到150.9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09%。

按照国际惯例,当社会中60岁(含)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含)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该国家或地区即可被认定为步入老龄化社会。苏州显然已远超这个标准。实际上,早在1982年,苏州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了18年。

而近年来,苏州老年人口更是保持了超常增长速度。2011年以前,全市老年人数年均增加在5万人左右,从2012年开始,年增加在7万人左右,其中,2012年增加7万人,2013年增加6.6万人,预计到2020年苏州老年人口将达到180万人。

显然,苏州的老龄化步伐已经越来越快。而为了迎接这样庞大的老龄群体,配套的服务设施需求也在日益增大。众所公认的是,相对于一些投资过剩的产业,养老医疗领域的发展正处于上升通道。

便是在这种情形下,老杨萌生了一个念头:通过引入近年来十分火热的众筹模式,来组建一家养老机构。

所谓众筹,简单来说,就是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这两年在国内试水者颇多,如风靡全国多个城市的众筹咖啡、众筹电影,虽然目前还没有特别典型的成功案例,但这种方式的认可度却很高。

在老杨的设想中,这个养老项目将遵循一般众筹项目的流程:在网络平台发布项目,在一定期限内募集资金,同时承诺给予现金或服务回报。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养老院的建造和运营,具体的运营过程则会引入专业团体机构。

众筹很适合集小钱做大事,单个人建一个养老院的成本太大,聚合众人的力量就不一样了”,不过,老杨也坦言,目前只是在构想阶段,如果执行会怎样,心里还没谱。“但是养老产业这杯羹,民资确实想尝一尝。

养老产业很“烧钱” 众筹的执行性令人怀疑

这种民间自发组织的众筹养老,能否行得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的看法并不乐观。

记者接触到的苏州一家养老产业服务公司市场负责人张璋表示,养老机构是非常“烧钱”的行业,凡是达到一定规模,其在拿地、建房、装修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相当大。

因为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专业门槛的,所以在前期的固定资产建设完成以后,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设备的专业性,都是花钱的点……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且发展之初多是公益性的,然后才逐渐能进入功利性的阶段,所以前期对资金的考验非常大”。

拿自身举例,该公司目前正在苏州社区内布点建设服务站,一个站点15-20平米,前期投入需20万元,按计划100个站点花费就达到2000万元,而建成后每个站点还需配备7名人员。由于该公司目标市场是全国,对资金更为“渴血”,这也促使他们不停地与投资机构进行接洽,并在最近成功获得一家国际知名资本机构总额3.5亿元的投资,但这也不意味着钱就够用了。

实际上,养老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是许多民办养老机构的困扰。记者从国内目前最大的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上,搜索到苏州民办养老机构信息,随机电话咨询其中几家,不少机构接待人员都表示,“做养老短平快不可能”,“没个5年10年成本拿不回来”……

既然资金需求这样强烈,那么,主要目的就是募集资金的众筹模式,不正是解药良方吗?有趣的是,当记者就此问题咨询几位相关人士时,得到的却是一致的否定答案,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成熟的规划或方案。

张璋认为,一方面这个点子直击靶心,瞄准了核心的资金难题,接入专业运营团队的想法也无疑正确;但是另一方面想法太过粗疏,执行性值得商榷。“像之前流行的那种咖啡店,每个人最多也就出个一万元,跟这种项目的投入完全不能比,投资门槛肯定高得多,在资金募集、决策管理方面的难度也大得多。

另一位长期关注养老板块的财富公司老总邹文秋也笑称这是“玩概念”,“养老需要多少钱?筹了钱给谁?现在出钱,到了50岁,这个公司还存在吗?如果在,你提供什么服务来满足大家的需求?”至于那些由股东筹钱,第三方团队运营,再给股东分红和养老服务回报的方式,昆明、海口等地已有人尝试,但是“说白了,人家做的是少数高端消费人群,一年许诺你30天在昆明旅游,再30天在海口”。

此外,风险还在于盈利。据了解,虽然社会普遍看好养老产业,但目前做得好的民办养老机构并不多。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人们的普遍观念还是认为,养老机构是无亲故或家庭不睦的老人才会居住的地方,因此形成了所谓“9073”的养老格局(这是上海市政府在国内率先提出的养老规划),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剩下3%机构养老。

张璋提到自己此前去北京考察的经历,“发现一家民办养老机构空置床位高达70%,而公办的大多一位难求”,原来,由于人们的观念加上对公办养老机构的偏爱,有些投入巨大的民办养老机构空置率很高,别说盈利,坚持下去都是问题。

邹文秋则认为,民办养老难在价格降不下来,降下来就亏,投资机构不愿意,不降收费就高,老百姓不愿意。他还认为,当前不少的民办养老机构其实是挂着养老的名头做房地产,通过政府的扶持获得便宜的地块以及相关物业、金融补贴,建成以后再出售。“民办养老是有需求的,但亏本的生意不会有人做”。

政府积极鼓励民办养老 然而融资难题仍待破解

事实上,民间资本对养老产业有向往,政府部门近些年也在加大力度,鼓励民资进入,从而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就苏州而言,2011年3月,市政府便出台了《苏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鼓励民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并专列“政策扶持”一项,从政府补贴、资助、保险、土地、税收、公用事业收费到人才培养和待遇、就业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其后又有诸多细则跟进。

然而,记者了解到,和国内主流情况一样,苏州的民办养老事业发展得并不算快。据民政局截至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21家,总床位57915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94家,床位总数24016张,民办养老机构数和床位数分别占总数的42.5%和41.5%。不过,记者在国内养老信息平台“养老网”上搜索得到的数据略有出入——苏州大市注册在线的各类养老机构共有247家,其中民办性质的仅有11家。虽然需要考虑到统计不完备的因素,但是综合两部分数据,公办、民办的强弱格局也清晰可见。

掣肘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首要症结仍然是资金。

记者从苏州市工商联了解到,目前我市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为民办非盈利机构。这些非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可以享受政府税收优惠,获得税收减免,但在融资问题上却遇到很大困难。

工商联调查处杨姓处长介绍,去年联合会曾提交了一份政协提案《关于破解我市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融资瓶颈的建议》,其中提到的三个主要问题仍然是“民非”机构的现实阻碍:

一是申请银行贷款不便。现行法律规定“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对民非企事业单位作为贷款人的主体资格至今没有明确界定,“民非”养老机构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二是“民非”养老机构不得分红。现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非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民非”单位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这些规定实际上宣告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出资人不仅得不到任何回报,甚至连出资部分也无法收回。

三是投资回报期长。投资一家养老机构平均要15-20年才有回报。不能贷款、不得分红、漫长的投资回报期,使许多有意向涉足养老服务产业的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据了解,苏州市政府于2014年7月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其中多有提到“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放开民营养老机构的定价机制”等相关论述。根据安排,目前民政部与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研究组建专项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和养老产业担保基金,发挥杠杆作用,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养老设施建设项目,以此来撬动金融信贷服务民办养老机构建设。

但是任何政策的落实都是需要时间的,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杨处长表示。

民办养老机构的方向在哪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或公建民营?似乎大家都在探索。

我个人认为,混合所有制的养老机构成活率会比较大”,邹文秋说,现在已经有国资牵头、民营和私营参股,三方合作的模式,三方一起进行养老社区规划,与医院、药厂结成合作,建设养老、康复、医疗以及专业设备销售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无疑需要巨大而持续的投入,单个人的实力难以承受。现在看来,倚着政府的臂膀走路还是更安全些”。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