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更喜欢不是什么

18.01.2015  09:58

  

  陆俨少作品

  

  □杨金山

  艺术家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历来被视为一个很另类的群体,艺术家的行为方式很少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若问艺术家是什么,那么他们总会告诉你他们什么也不是。艺术家拒绝成为某种确定性的东西,艺术家爱变卦,艺术家的形象很模糊,因为艺术家常是人格分裂者,外人很难认识。

  艺术家在社会中历来是最小的个体,小的只能在十分偏僻的角落勉强找得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家作为有技能的群体出现在达官显贵的周围,为权力服务。这时的艺术家还没有独立的生存空间,用什么来形容都不是非常准确的。在现代社会,从西方开始,艺术家开始从他人的附庸中慢慢解放出来,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了,艺术家不再以接受他人的订单作为自己生存的手段,这个时候艺术家开始可以“为所欲为”了,艺术家要努力“成其所是”。我想这是人类社会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由人了。

  艺术家所获得的自由也许是人类希望获得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在艺术家的眼中上天入海是愚蠢的行为,艺术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超越时空的束缚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快乐。让·雅克·卢梭把科学和艺术的兴起视为人类堕落的象征。我想卢梭顶多说对了一半。卢梭向往的“文明社会”,艺术家正在把它变成现实——那就是今天的艺术家社区。艺术家社区多是由直爽的人、孤僻的人、天真的人、懒惰的人、喜欢游戏的人所构成。这部分人和社会中的幼稚的人、精神病患者一样遭到社会的嘲笑和排挤。因为他们总不按规则行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艺术家慢慢走到了一起,形成了艺术家社区,这是现代社会的新鲜事,尤其是在有着以勤劳勇敢、任劳任怨而著称的中国社会。于是我们看到了先是有很懒惰的艺术家从体制系统中跑了出来,先是在家中,然后又跑到都市的城乡结合部找到一个小窝安定下来,做起自己的艺术梦。艺术家既像一个个无限分裂的原子又像漂浮空中的云彩,捉摸不定。艺术家社区在景观社会中越来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满足个人偷窥欲的一道亮丽风景,就像人们对精神病院总有一种无比的好奇心一样。

  虽然艺术家们建立了自己的社区,但相互不理解,敌视的情绪偶尔会弥漫在社区的上空。还好艺术家们都怀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不会使自己的情绪失控。艺术家们都相信必要的争鸣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在争鸣中人们才能相互理解和宽容,社会才会更和谐。

  艺术家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不希望自己进入到再生产的系统中运行,在专制社会中艺术家常常成为少数人的眼中钉,所有关于特殊性的表达都会引来人们的冷眼和蔑视。理解和宽容在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奢侈品。

  艺术家不喜欢是什么,艺术家更喜欢不是什么。

  首先艺术家不是浪漫主义者。在世人眼中,艺术家都是一个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者。行为怪诞,作品荒谬,他们总在表达不可表达之物。浪漫的标签贴在艺术家的身上是世人最大的误解,一个无论多么具有浪漫情怀的艺术家都不会相信自己画的苹果可以吃,画的房子可以住,画的美女可以娶。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是冷静的,他们清醒地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幻象,从这一点上看艺术家是个理性主义者,艺术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现实世界可以实现的美好愿望。好的艺术家都是现实世界的魔术师,而不是把现实建立在乌托邦之上。

  艺术家不是现实主义者。艺术家不认为世上存在着一个现实的世界,他们根本看不到现实,他们看到的都是一些效果——一些不断变化的色彩效果,一些不同角度的结构效果。艺术家不认为自然有自己的本质。艺术家反对一切确定性、普遍性、真理性的陈词滥调。艺术家热爱未来的不确定性并能够勇敢地迎接未来。

  艺术家不是虚无主义者。艺术家从来都不是悲观厌世的人。也许没有哪个群体能像艺术家那样积极地热爱生活,艺术家时刻都在准备着把痛苦、恐惧、厌恶等不良情绪埋葬掉。艺术家早已把生和死、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美和丑、善良和罪恶、开始和结束抛到了九霄云外。艺术家既追求着美,也热爱着崇高,艺术家的内心每天都在微笑。

  艺术家不是集权主义者。艺术家是不知权力为何物的人。艺术家常常把自己手中的正义变成了不义。艺术家是最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艺术家是一些单纯的人、直爽的人、不拉帮结伙的人。

  艺术家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艺术家不是奴隶,也不是暴君。艺术家不依赖别人,也不束缚别人。艺术家是没有性别的人。

  艺术家是一群渴望成为个体的人,是激烈抵抗异化的人,又是没有自我的人,是拒绝符号化的人。

  这就是一幅关于艺术家的肖像。艺术家永远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症候,还有那无数的缺点和优点。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