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成网、航班加密、个性化选择增多 ——今年回家更快更舒畅
1月13日,当一点一点出现的亮光划破冬日的清冷,5年来时间最早的2017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又一年春节近了,回家,是忙碌一年对自己的最高犒赏。家,就在前方;家,就在路上。记者捕捉一幕幕春运表情,倾听人们对家的思念。
传统: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师傅,你到哪里啊?”13日早6点半,记者从地铁一号线出站来到南京火车站二楼平台,看到一位扛着黑色大包、戴着灰色毛线帽的老人在进站口附近来回打转,忍不住上前询问。
“到哪儿?株洲,株洲。”老人焦急又茫然地回答。“你往前走,看到一个缺口,跟着人往里走就能到候车大厅了。”记者指路。“票,买票。”老人嘴里又蹦出几个字。记者索性带着他下楼到售票大厅。K527,13日14:38开,南京—株洲,无座,173.5元。记者忍不住瞟了一眼身份证,1968年生,48岁的年纪和眼前这张非常苍老的脸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去。
“我不大识字,谢谢噢。”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老家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丫江桥镇的冯齐华慢慢打开话匣子:“小学二年级就不念了,老家穷,娃儿要念书,只能出来打工,没文化,好多活做不了,一直给老板搬货。前两年没回去,看仓库,老板发红包,过年想老婆孩子,哭哦。大儿子结婚盖房子,小儿子上初中,要攒钱。”冯齐华讲话一直断断续续,一双大眼睛里全是血丝。“去年赚了快4万,攒下来3万出头,买了点东西带回去。”记者注意到,冯齐华一直扛着的黑色大包上有两道非常明显的红线,细看针脚很密很匀称。“我属鸡,上一个本命年过年老婆缝的,今年又是本命年。”冯齐华突然有点哽咽。在进站口,冯齐华突然说:“有钱没钱,过年还是要回家。”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发展,虽然与家乡相隔千里万里,春节回家,是人们与故乡之间割舍不下的血缘纽带与情感链接。每年春运的人口大迁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每一个出门在外回家过年的人心中最深刻的生活纪实。 现代:换一种春节打开方式 “本来心心念念带着爸妈去欧洲过年,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查机票,从每人往返八九千一直看到两万多块,彻底放弃。临时决定去越南,预算顿时宽松不少,从人均2万紧紧巴巴,到一家三口一共2万还绰绰有余。”13日中午,接待完最后一批看房客户的张磊正式开启半个月的春节假期。
“爸妈在连云港灌云生活了50多年,就去过一次香港,还是公司前年组织的员工家属团,算福利吧。我们干房屋销售,一个月拿两万多块有,一千多块也有,不稳定。但这几年楼市火爆,收入还可以的。以前过年就是回老家,舅舅姑姑各路亲戚组合轮流吃饭,如今农村里年味也不浓了,一直想换个方式。”已经在南京打拼7年的张磊很有亲和力,用同事的话说,“被他一忽悠,不想买房的都买了。”
张磊向记者展示了今年春运路线图:1月25日,爸妈从灌云乘大巴到南京,全家当晚高铁到上海,26日早7:30搭乘南航CZ9353航班飞广州,当天下午3:30飞越南胡志明市。“加上中转,10小时55分钟,有点折腾,好在飞行时间不长。越南的消费低,一套两个卧室的公寓,湖景,每晚才400多块钱,太划算了!”张磊在airbnb(旅行房屋租赁社区)上订了5晚公寓。
记者从南航获悉,春运期间澳新和东南亚海岛的航班销售火爆,客座率在85%以上,去年底刚开通的南京-广州-阿德莱德和南京-广州-多伦多两条澳洲、北美航线,春运销售情况很好。东航春运期间增开南京—普吉、无锡—宿雾、无锡—岘港、常州—甲米等航班,预订火爆。
团聚,是春节最动人的表情。
不因父母在不远游,换一种春节打开方式,带着父母一起游! 变奏:“怎么回家”选择更多了
13日早7点、中午11点半和下午3点,记者分别来到南京火车站和南京小红山客运站,人最多的不是售票大厅和候车室,而是取票机前。拥挤的人群、急促的脚步……从表面看去,春运的变化不大,但从开始买票一直到推开老家的大门,很多细节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1月26日,腊月二十九,因为要带养的阿拉斯加雪橇犬一起回睢宁老家,所以不能坐高铁和大巴,去年刚拿的驾照,开高速有点抖呵。手机上预约了顺风车,26日早上8点半,车主开着丰田凯美瑞到三香路接我,然后直接送到老家的村口,真是门到门,一步都不用跑,230元,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十几块钱,这恐怕是最轻松的一次春运了。”在苏州做汽车配件销售的姚邢岳只花了10分钟,就解决了今年春运最高峰回老家的问题。
记者从滴滴顺风车获悉,苏州—徐州也是今年全国十大热门顺风车预约出行路线。预计今年选择跨城顺风车出行在840万人次左右,较去年翻了几番。在跨城出行的乘客中,独自出行者占了绝大多数,达59.2%;有5.1%的乘客带了大件行李,3.2%的乘客带了小孩,3.8%的乘客带了宠物。大数据全面渗透生活,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从容。
13日早5:59,南京春运首趟始发临客G4837次列车南京南站驶出,目的地:怀化南。来自娄底的包工头夏东明和同村的8个人,虽然头一晚在马路上过夜,但他们特别兴奋:“中午12点就能到家,现在真方便!”
人们对春运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人多、票难买。高铁成网、航班加密、公路大巴个性化线路增加,订票、购票可以通过手机搞定,微信、支付宝付款更让钱换票的场景越来越少。从“哪个渠道都买不到票”到“买哪种票”,再到“从哪个渠道买票”,旅客的选择越来越丰富。
交通方式的变革,不仅意味着回家的道路更舒适、更顺畅,最重要的是拉近与家的时空距离。春运大幕拉开,年更近了,家更近了。 (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