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报道如何避免“高处不胜寒”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岁末,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200次发射任务,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回想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宇航发射任务每年只有一两次;而今,每年10多次的宇航发射已成为常态;未来,或将更多。航天领域已逐渐撩起了神秘面纱,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有机会一睹航天重大工程或宇航发射的“真容”,参与到相关发射报道中,有的甚至已经成为航天发射场的“战地记者”。
纵观近年来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纸媒等,不少作品都与航天发射与宣传报道有关。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近年来评选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也都有航天新闻。由此可见,航天领域绝对是新闻宣传报道的“富矿区”,那么,如何做好航天新闻报道的策划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了解专业 做好准备
航天新闻是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新闻报道,与科技新闻有交集,但也有其独特的外延。
航天新闻不但选题厚重、新闻价值高,而且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例,每枚火箭都由十几个分系统、几十万个零部件组成;即使是比火箭“体量”小得多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仅研制时间就用了6年,参与单位超过千家,新研制的产品所占比例高达80%。这就决定了开展航天新闻报道要做足功课,提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航天专业知识,搜集相关素材、选定采访对象、策划好相应版面或栏目,不打无准备之仗。
此外,航天新闻民众关注度高、国际影响力广、报道者责任重大。如今,不少重大发射都提前发布消息、公布发射时间,以直播的方式播出发射实况,如重大宇航发射、空间交会对接、航天员授课等,都受到国内外民众瞩目,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一些外星发射时,外方还要求在其本国进行实况转播。这些,都对航天发射场的“战地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航天重大新闻的宣传策划如同一个系统工程,也可以说是项目管理,概括起来包括了解航天工程概况、确定宣传主题、寻找新闻线索、收集各方资料、采访相关专家、落实人员方案、立体传播等方面。由于涉及面多,即使是专业记者也难以把握全局。这就需要在全面策划的基础上,科学地对采编人员进行分工,以各个击破的方式开展精耕细作,最终形成宣传报道合力。
讲好故事 表达生动
报道过程中,讲故事的方式是吸引公众的关键所在。开展航天新闻的宣传报道需要尽可能地挖掘、寻找事件中蕴含的趣味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
把航天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并不难,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形象的比喻。说到这点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这无疑是吸引读者的法宝。2013年12月,新华社在对“玉兔”月球车进行报道时,一改传统的叙事写法,以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对“玉兔”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文中还运用了不少读者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使文章报道格外生动。这样的写法语言亲和力强,公众易懂,又生动活泼,不失为一种创新。
航天新闻另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就是采用数字与对比。在长征火箭200次发射的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在两个“100次”跨度缩短30年一文的报道中,从“发射成功率从前100次的93%,提升到后100次的98%”以及“从年产8发到20余发,实现组批投产”等多个方面的对比,展现出长征火箭的腾飞史。
航天产品涉及专业广泛,很多技术处于国际或国内前列,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了解。而公众是否能理解那些尖端技术,对他们的生活并无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公众的眼球,更好地传播航天高科技技术与科普知识?首先,采编人员要拥有一定的航天技术专业素养,这就需要在平时进行航天科技知识的积累,只有拥有这样的素养才能在撰写稿件时有能力驾驭文章。其次,在充分理解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以科普化的语言,把航天技术转化为公众易懂、喜闻乐见的语言。另外,媒体应从公众的关注点、兴趣点寻找“报道切入点”,把航天科技与公众关心的热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化地达到传播效果。
航天新闻报道虽然是新闻报道领域中的“高大上”,但进行重大航天新闻的策划报道却不能“高处不胜寒”,只要提前策划好、做足功夫,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接地气的群众语言来讲“高大上”的航天发射,航天重大新闻报道便能做出彩、做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