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项行动交上半年成绩单 做严格自律标杆 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新华报业网讯 前不久,靖江市纪委一名副科级纪检监察员在填写“个人事项报告表”时,漏报一套产权在其儿子名下的房子。问题查实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丁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其提醒谈话。“‘看错了’‘搞忘了’都不是理由,要消除侥幸心理,增强主动报告的意识,本人和子女、配偶的相关事项都要全面翔实报告。”丁斌直击问题,“讲纪律守规矩,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好表率”。
这在江苏并不是个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今年以来,新一届省纪委落实中央纪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项行动,坚持“全覆盖”、着眼“自身硬”、严查“灯下黑”、保持“零容忍”,更好地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为即将开展的监察体制改革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时至年中,记者深入各地采访,探寻半年来的新变化。
问题导向,四级同步一个不漏
今年初,全省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都收到一本“白皮书”,汇集新一届省纪委以来制定的23个加强自身建设的制度文件,涵盖议事决策、工作推进、考核评价、队伍建设4个方面。比如,加强省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省纪委委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的意见、省纪委派驻机构工作规定、纪检监察干部“六条禁令”等。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制定出台时间经过了充分酝酿、深入思考。专项行动启动之初,省纪委深刻剖析十八大以来全省立案查处的231名纪检监察人员违纪违法原因,既查个人主观因素,也找监管不力等客观因素。
这是“刀刃向内”的勇气——
违纪案件“五个较突出”:分布范围广,派驻机构、乡镇(街道)和国企纪检监察人员违纪问题较突出;违反廉洁、工作和生活纪律占比较大,顶风违纪问题较突出;“两个责任”落实不力,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问题较突出;因从事纪检工作以外的其他业务违纪受查处的问题较突出;“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不干净问题较突出。
这是“清理门户”的自查——
主观上,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缺失,特权思想作祟;有的履职尽责不力,缺乏责任担当。客观上,一些制度执行偏软,让违纪者有机可乘;监管仍存在盲区,八小时外管理缺失;身份敏感特殊,面临“围猎”考验;“三转”还不到位,增加廉政风险。
“纪检监察干部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以更强的思想自觉、更严的政治要求、更好的模范行动,为全社会树立起严格自律的标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蒋卓庆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覆盖所有纪检监察机构和纪检监察干部,每个人应主动对照、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做到“省市县乡四级同步、所有人员一个不漏”。省纪委建立了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干部信息管理平台,共梳理6534个纪检监察机构、19419名纪检监察干部基本情况,以达到提人知情、提情知人,强化精细化监督管理的目的。
省纪委常委会将专项行动确定为管班子带队伍的重点工程,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省委部署的“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明确“两个责任”、落实“一岗双责”,确定12项务实管用举措滚动推进、落细落小落到实处。全省每季度安排一批专项行动联系点,由省和设区市纪委班子领导成员分别联系,发挥督促指导、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各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当好“第一责任人”,把压力传导到县乡、把责任压实到一线。
立足治标,及时解决突出问题
上个月,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党委要求班子成员对所联系的村居财务进行审核把关,镇纪委书记朱怀权及时报告区纪委,区纪委认为不属于纪检监察主责主业。经协调,镇纪委书记不参与对联系村居的财务审核把关。
无独有偶,靖江市委巡察组对该市生祠镇党委巡察时,发现镇纪委书记刘湘仍在分管工程招投标、效能督查等纪检监察业务范围以外的工作。市纪委及时发出《函询通知书》,约谈刘湘,对其主责主业意识不强予以批评。目前,当地“三转”不到位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三转”,但仍有个别不到位之处。今年初,省纪委及时理顺国有企业、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监管体制,全面落实县级纪委提名权,加强对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监督,把好“入口关”。目前,省属国有企业299个党委全部设立纪委(纪检组),专兼职纪检干部数比十八大前增加近四倍,交通控股、苏豪集团、海企集团试点对所属二三级企业设立综合派驻纪检组。南京市率先实现所有镇街纪(工)委书记专职配备,今年上半年立案数占到全市48.2%,成为纪律审查的“生力军”。
信访举报办理、问题线索管理、执纪监督审查是纪委行使职责的关键权力,也是廉政风险的易发多发环节。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以岗位职责事项为点,以业务流程为轴,以权力运行轨迹为线,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
“函询件核查不仔细,没有实地了解情况;信访件摘录不全,没有原汁原味记录,加入了主观想法;对执纪审查对象态度不好,审查人员有些操之过急……”这是镇江市纪委各部室排查出的首批廉政风险点,共83个。“在自查基础上,按照‘职能相近、业务相通’原则,各部室开展互查,多视角查漏补缺。”镇江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胡培红介绍,对于查找出的风险点和防控措施逐一列成清单,嵌入监督执纪问责各环节,加强管控。
自律要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从点点滴滴做起。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组向100余名纪检监察专兼职干部发放“江苏纪检监察干部‘六条禁令’”台签,让大家天天能见、时刻遵守。苏州市出台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社会交往活动监督规定,净化“生活圈”“社交圈”。这些举措强化了对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和八小时外活动的约束,全方位、全过程贯彻从严要求。
着眼治本,破解面上共性问题
“每天都会看看APP,及时了解动态信息,学习各地经验做法。”陈思炜是无锡市纪委派驻第十六纪检组组长,他提到的这款APP是省纪委今年初推出的“清风”移动客户端,全省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实名注册。
“纪检监察干部干的是‘打铁’的活,没有‘金刚钻’怎能揽下‘瓷器活’。”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王立平介绍,按照“网上省纪委”总体框架,已初步建成集内网、外网、办公专网、微信微博、手机APP于一体的工作、学习、交流和监督新平台,延伸到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今年上半年,内网访问量已超200万次,成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师益友。
不仅是教育培训,我省还围绕制度建设、日常监管、案件查处、成果运用、考核评估,不断创新加强自身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着力解决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省纪委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为抓手,制定我省“1+N”制度体系,即1个暂行办法、N个配套制度。经过半年实践,配套制度已增至25项,涵盖管理体制、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监督管理等7个方面,初步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监督执纪工作制度体系,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1+N”制度体系既强化刚性约束,也引导改革探索。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分设,是推进纪检机关内部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我省首先在省纪委机关试点。其中,第七纪检监察室转为执纪监督室,负责联系部分省级机关、高校和部分驻苏单位,前不久对19所省属高校开展问题线索处置情况大起底,查实率10.9%。“从维护政治生态的角度加强日常监督,站位更高、发力更准。”省纪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主任陆野表示,分设有利于防范监督执纪过程中的廉政风险,完善了纪检监察机关自我监督体系。
有案必查、违纪严处,决不护短遮丑,不搞双重标准。违反组织纪律、借公务考察之机公款旅游、违规操办子女婚宴……上月初,连云港市纪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5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案件,引起很大反响。主动向社会通报曝光被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体现了新一届省纪委的决心和毅力。今年以来,全省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33名。按照“减少存量、遏制增量”要求,南京市排查十八大以来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259件,已处置255件,今年上半年立案查处7人。
强担当、善作为,省纪委分层分类建立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将落实“两个责任”、完善监督制约制度、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案件、创新工作举措和遵守“六项纪律”等情况作为考核重点,与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挂钩。经过最近半年优化调整,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进一步增强。
一系列组合拳刚劲有力、一系列新招实招落地见效,全省各级纪委管班子带队伍的责任意识明显强化,纪检监察干部违纪现象得到明显好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今年上半年,全省谈话函询6721人,立案13031件,同比分别增长640.2%、22.8%;问责党组织172个、领导干部646人,问责人数同比增长62%,社会各界予以充分肯定。监督执纪的新成绩表明,江苏纪检监察系统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切实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到位,努力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记者 黄伟
原标题:江苏“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项行动交上半年成绩单 做严格自律标杆 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标签:
编辑:郑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