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坟场”凸显城市管理新盲点

28.01.2015  10:30

  媒体呼吁:请给废弃自行车一个去处 

  “南京油坊桥地铁站现自行车‘坟场’!”短短一则消息昨日引发社会关注,所配图片上废旧自行车堆积如山。在我们这个曾经的“自行车王国”,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电动车、私家车使用规模扩大,“不值钱”的自行车便被主人任意丢弃在公共空间。记者采访发现,废旧非机动车管理究竟归属哪个部门、如何处理,目前还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盲点。

  27日上午11点,在南京市油坊桥地铁站2号出口,记者遇到正执勤的沙洲街道城管队员和身穿“黄马甲”的非机动车管理员。他们正把长期无主废弃车集中在一起,然后贴条告知“1月28日前请将地铁口废弃车辆自行清理,逾期将由沙洲街道城建科拖走”。

  沙洲街道城管科负责人叶敦文解释,油坊桥地铁站西侧是南京一处保障房安居工程,很多房子出租给外来人口,他们经常搬家,不值钱的自行车往往被丢弃。“很多人骑车过来换乘地铁,这里多的时候停有3000辆自行车,有的甚至停到了马路上,长期停在这里既造成浪费,又占用了公共空间资源。”去年6月份,该街道专门招聘了4位非机动车管理员,第一次就清理了100多辆,这次是第三次了,大概又清理了五六十辆。由于很多自行车根本没上牌照或者牌照丢失,很难找到车主,大多数车辆锈迹斑斑,难以再次利用,经协商只好将这些废弃车临时堆在社区地下室里。

  不少小区、高校里,废旧自行车同样堆积了很多。昨日上午,记者冒雪探访明园社区、南京晓庄师范学院看到,几十辆废旧自行车分散在小区车棚和校园内,有的已掉漆掉皮,布满了厚厚灰尘,有的经过常年日晒雨淋已变成一堆烂铁。

  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南京大学将毕业生留下来的废旧自行车统一改造为公益“小红车”,第一批组装好100辆,既解决了停放难题,也方便了师生。“我们几个人,当时在车库里拼了十多天才组装好。”南大仙林校区公益自行车维修点的陈师傅告诉记者。该校区共设立了6个公益自行车停放点,“小红车”不上锁,平时只有保卫处工作人员看管,防止被骑出校门。

  相较于高校,社会上“无主车”的处理更复杂棘手。“我们很头疼这些车的后续处理——拖车没有手续,清理属于违规,更没有权限进行销毁或再利用。”叶敦文坦言,面对大量长期无主废弃车这一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街道城管的精力、财力显得有限。河西公共自行车事业部总经理田峰告诉记者,兴隆大街地铁站点附近原来也停放了很多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其中有不少无主车,影响市容环境,后来就是通过设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解决了这一难题。前段时间考察油坊桥地铁站点发现,距离服务范围有点远,周围环境比较脏乱差,公共自行车的卫生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南京公安交管局秩序科长毕衍蒙解释,非机动车盗抢执法权在交管,但长期无主废弃车不在交管部门管辖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废弃车管理的盲点。

  “放在公共区域,不意味着放弃物权,但长期影响公共利益、造成交通公共区域集散难和市民行走不便的,则可以清理。”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法学博士沈浩认为,与机动车实名登记不同,非机动车很少上牌,造成后续联系困难,因此清理一定要依法、适当,做好事前公示和事后追溯。在公共道路和区域清车,首先要界定哪个部门有权限、哪些车辆需要清理,体现依法行政和行政适当。“清理之后的留存超过一定期限、仓储成本远超财产价值时,就可以依法做出销毁、拍卖等行政行为,记录获利以便主人出现后归还。另外,公安部门负责非机动车的登记和发放牌照,城管部门可与之共同解决‘无主车’清理难题。

  记者 朱秀霞 曹旭超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