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豆到腐乳成块仅需40分钟 扬州腐乳生产走上智能化流水线
自动连续蒸煮系统。
机械手。
腐乳干进入最后装配线。
【核心提示】
中国江苏网12月1日讯 昨天上午,全国首条智能化全自动腐乳生产线在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泡豆、磨浆、煮浆、点卤到压榨、切割,从大豆投进生产线,到腐乳块制成,全过程仅需要40分钟,比传统工艺节省了一半时间。该生产线投入运用,将使“三和四美”腐乳年生产量提升一倍,年产达到12万吨。
1
全国首条
“三和四美”引进智能腐乳生产线
作为“三和四美”公司进入食品产业园后二期工程,该项目设备投入1600多万元,总投资达6000余万元,从2014年12月16日开建至今,历时近一年时间,终于在昨天正式投产,并一次性试产成功。
公司副总经理胡华亮介绍说,该生产线汇集了当前国内腐乳生产线的先进工艺和技术,生产过程全部电脑控制,工艺流程更加精细化、标准化,而机械手运用让自动化生产更加高效,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据介绍,“三和四美”从2002年试水腐乳销售以来,先后在业内创造多个销售奇迹。胡华亮说,“2002年当年,腐乳销售仅20多万元,而今年公司腐乳销售预计突破1亿元。”
为扩大产能并进军全国腐乳销售市场,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不仅引进了全国首条全自动、智能化腐乳生产线,腐乳品种也从以前的单一麻油红方,逐步发展为糟方、辣方、玫瑰、牛肉、火腿腐乳等多个品种。
2
记者揭秘
智能化腐乳生产线到底有多牛?
看点1
设备铺了四层楼
没想到这条全自动、智能化腐乳生产线是由多个系统组成,整个系统设备上上下下铺了有四层楼。
第一步:从大豆到豆浆。首先将黄豆从一层楼输送到三层楼的储存罐中,根据生产需要量,再自动降放至二楼的泡豆系统;在这里黄豆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再次降放至处在一楼半夹层的自动磨浆机中,经过离心去渣,生成新鲜的豆浆。
第二步:从豆浆到豆腐脑。新鲜的豆浆通过泵机抽送至四楼的煮浆系统,豆浆被加热至100摄氏度后,输送至三楼点卤流水线。该流水线有30个定量桶轮流循环,每只桶灌满豆浆后,在运行中通过管道接受点卤,经过一圈循环冷却后,定量桶中的豆浆凝固为豆腐脑。
第三步:从豆腐脑到腐乳干。装着豆腐脑的定量桶循环至流水线末端,自动翻转将豆腐脑倒至压榨流水线上正在等待的型框中,每只型框大小为71cm*71cm,经过机械手的抓堆,8个型框被叠摞成一组,移行至园盘液压机仓内进行压榨,运转一周后,8个型框再次经过机械手逐一分框,被输送至切割流水线。
经过压榨后,豆腐脑形成了豆腐干,经过切块机后,被切成400块小豆腐干,输送至装配线,在这里经过自动喷接菌种后,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由工人运送至温库发酵。
看点2
三大优越性
与传统工艺相比,逐级升温、循环液压、机械手搬运——是这条生产线最大优越性体现。
逐级升温。指的是四楼的煮浆系统,它由9只加热管组成,依次从70℃过度到100℃。新鲜的豆浆在流经该系统时,均被统一加热到100℃。三和四美副总经理胡华亮介绍,以前加热煮浆,是煮完一桶,再煮第二桶,很难保证每桶豆浆温度均衡一致。而现在煮浆系统采用的流水线,速度提高了一倍,同时所有豆浆受热一致,保证了品质。
循环液压。圆盘液压仓内一次性容纳12组型框(每组由8个型框叠成)分别进行液压。每组型框在液压仓内轮转一周后移出仓外,同时新的一组型框移入机仓内,以此不断循环。
机械手搬运。在压榨流水线上,在堆叠型框过程中,先后有三只机械手分别负责将型框从1个堆成2个,2个堆成4个,4个堆成8个;与此相反,在分框过程中,也有三只机械手先后负责将一组型框从8个折分成2堆各4个,4个分成2堆各2个,2个最后分成各1个。胡华亮介绍,传统工艺每组型框的堆叠或分框,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现在机械手就能完成全部操作。
看点3
节省一半时间
制作过程节省了一半时间。胡华亮介绍,由于整条生产线采用的是流水作业,同时采用机械手,重点攻克了人工最繁重的环节,提升了效率,节省了工时,“从大豆进去,到腐乳块制成,仅需要40分钟,比传统工艺节省了一半时间。”
用工人数从60多人降至15人左右。记者注意到,在传统工艺生产车间,车间里到处人来人往,而这该生产线现场,除了在三楼最后的装配线外,几乎很难看到工人。胡华亮告诉记者,以上述所有相同生产环节为计算,传统工艺生产线需要60多名工人,而这条全自动生产线仅需15人左右。“此外,整个生产线都由电脑控制,如果有一处环节出现问题,整条生产线会同时停止运转。”记者孙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