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专家放弃法国高薪职位 回国为高原孩子挣命
19年前,37岁的邱勇拒绝高薪,毅然从法国回国,回到南京鼓楼医院,并将当时最先进的脊柱畸形三维矫形技术引进中国。从此,病人从全国各地涌来,最忙时,他连续上门诊12小时,连喝水和上厕所都没时间。
这个在同事、学生眼中“把自己榨得一干二净”的骨科主任,从15年前开始,又挤出时间,走上了公益路,定期为特殊群体病人免费手术。医者仁心,邱勇觉得,这就是他肩上的责任。
这两天,一封来自青海的信,成为2017春节到来之际,邱勇及团队收到的最大惊喜——2016年上半年,他们免费救治的9个严重脊柱侧弯的藏族孩子,联合署名写下一封长信。他们用“获得重生”四个字来描述邱勇为他们做的一切。他们自豪又满怀感激地告诉邱叔叔,“如今,我们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了!”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文 施向辉/摄
先天性脊柱疾病
让这些孩子成“罗锅”
康卓永吉、才培、才仁卓尕、才保、公布东周、成松、东珠巴丁、旦增、旦多杰,9个藏族孩子,用他们并不熟练的汉字,一笔一画在信的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封信寄托着他们的感恩,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出发,于两周前寄到了现代快报社。
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这群脊柱侧弯的孩子,曾面临着生命威胁。
脊柱侧弯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它导致这群少年弓腰驼背,被周围人笑话为“罗锅”。外貌上的缺陷,让他们从小就成了“边缘人”。
“我从小爱唱爱跳,学校里有文艺汇演总会第一个自告奋勇参加,可是老师都会婉转地把我替换下来,渐渐地我明白了,是因为我身体残疾。”18岁的才保,当时身高还不足1.4米。
14岁的成松热爱篮球,因为身高不足一米,打球时从没有过队友,“总感觉别人都瞧不起我。”实际上,这种疾病还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心肺功能。而对于在高原环境生存的孩子来说则更为惊险——即便是普通感冒,也可能引起肺炎、呼吸衰竭等,成为对他们的“致命一击”。
然而,矫形手术难度大、风险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病人神经系统的损伤甚至瘫痪。“当地医院根本没有办法治疗……后来了解到大城市的医院可以手术,但手术费大多需要20万元以上。我们世世代代没有出过玉树,甚至没有走出过治多县,根本不知道大城市在哪里,只剩惶恐、绝望……”才保说。
邱勇把自己的时间榨得一干二净直到2016年1月,这群孩子迎来了他们生命的转机。
村残联发来通知:“南京的专家来西宁了,县里组织大家去看病,还有可能去南京手术。”
全国病人涌来,从下午1点看到凌晨1点
“南京的专家”,指的就是邱勇。邱勇今年56岁,是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任,也是医院脊柱外科的创建人。1997年,在法国贝尔克基金会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学习工作了8年之久的邱勇,拒绝了高薪,坚持回国,并把当时中国没有的脊柱畸形三维矫形技术带了回来。“想为国内的病人做点什么”,成为邱勇回国的最大动力。
邱勇的归来,使鼓楼医院的脊柱矫形技术立马走到了全国最前面。当时,全国30%的脊柱矫形手术都在鼓楼医院实施。而他自己,也忙成了“拼命三郎”。
“有阵子,我的门诊是不歇号的。”邱勇说话时语速很快,对于分秒必争的他来说,这已经成为习惯。邱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不歇号意味着,只要挂号处没有下班,病人都可以挂到他的号,最忙的时候,他上午做完手术,从下午一点开始看门诊,一直会看到次日凌晨一点。12个小时内看250多名病人。“从开诊到结束,他根本没法喝水、上厕所。”老搭档、脊柱科护士长陈正香回忆道。
因为病人数量多,加上随病人一起来的家属,办公室根本挪不开,邱勇只能请医院把礼堂打开,在那里暂时安置病人和家属。“太拼了。”同事都劝他,可他却坚持,“(很多病人)都是从外地来的,在南京吃住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