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胸疼半年被查出患白血病 全体医院员工为其献爱心

12.05.2015  10:39

  毕业工作才不到两天时间,年轻的急诊科医生小张就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因家庭贫困,巨额的治疗费用让他一筹莫展。医院得知这一情况,发动全体员工为其捐款,筹得16万余元,小张顺利地开始了第一个疗程的治疗。

  胸疼半年后查出白血病

  25岁的宿迁人张帅2013年8月毕业后,就进入了101医院急诊科工作。去年9月,张帅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主要是胸腺一直疼痛。拍CT后发现胸片肿大。切除胸片后,小张将拍的片子拿到上海几家医院咨询医生,均表示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直到今年4月,张帅在医院检测出血液异常,辗转几家医院后,最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张帅父母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中并无积蓄,而他本人又刚参加工作,还处于轮岗阶段,每月到手工资不足2000元。为此,101医院为张帅开通了治疗“绿色通道”。

  “先是减免了一万多元的药物费用,后来血液肿瘤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为他捐了款。现在是发动医院所有人员献爱心。”101医院政委沈建华表示,这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捐款金额达16余万元。

  记者昨天在病房见到张帅时,他的心情不错。“作为一名医师,我相信医学的力量,也会配合治疗。”提到101医院和同事,张帅和守候在一旁的母亲难掩激动之情。“感谢医院的帮助,我有信心康复。

  淋巴类白血病年轻患者偏多

  据101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相勇介绍,医院为张帅制定了十几个疗程的治疗计划,刚确诊时还请了上海的专家来会诊。除了医保报销的费用,张帅每个疗程还需要自负3到5万元,后期如果要进行骨髓移植的话,至少还需要50万元。

  像张帅这样的患者,无锡市民近来听到的可不少。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最近几个月,本地媒体报道了多例患白血病的年轻患者,几乎都不超过30岁。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表示,前几年这类疾病还容易引起市民好奇和注意,但这两年大家似乎见怪不怪了。“患者越来越多,经济困难的病人能接收到的爱心捐赠也比以前少了。

  李相勇介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儿童,近年来30岁以下的成年人增多。像春晚福娃邓鸣贺就因为此病去世的。目前发病原因还不明,除了基因病变外,外部有很多致病因素,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不合格化妆品和有毒化学药品、辐射污染等,如装修污染、染发。

  “不合格的药品致病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像一些质量低劣的治疗牛皮癣的药品。”李相勇表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潜伏期较短,早期较常见的症状是发热、贫血、乏力,还有全身出血。

  本报记者季娜娜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