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惠民育民 淮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获群众点赞
新华网南京1月6日电(王伟 蒋风云 桑绍淮)坚持民生改善至上、环境优化至上、素质提升至上,大力弘扬“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新时期淮安精神……2014年6月30日,淮安市发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动员令,明确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一阶段目标:“冲刺2014,夺取提名资格”。
6个月来,淮安市上下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戮力同心、真抓实干,淮安的巨大变化,市民看在了眼里、喜在了心里,不少市民由衷地竖起来大拇指为淮安的改变“点赞”,为创建期间的好人好事“点赞”。
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市创建指挥部总指挥姚晓东表示,全国文明城市是彰显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金字招牌”,是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城市荣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淮安市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整体水平,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种利好“叠加”,契合创建要求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每三年一届,要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拿到参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第二阶段,正式申报参评。在2014年这一轮申报评选中,淮安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冲刺2014,夺取提名资格”的决定。
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淮安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在这一过程中淮安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创建经验,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淮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据淮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姚晓东书记在2013年11月23日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示相关部门要搞好调研,摸清底数。
据此,淮安市文明委启动了“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达标率”调查摸底工作。从调查摸底情况来看,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10分的总分测算,目前淮安市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分值还不错。这个分值是在事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测得的,如果有针对性做好准备工作,可以避免很多失分。特别是随着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一直以来影响淮安市测评得分的很多“硬伤”得到了修复和弥补。
“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创建追求。”同时,淮安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向全市发出“提升标杆、矢志突破,奋力推动淮安新起点上新跨越”的奋斗口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合了新一届市委“提升标杆”的目标追求和“形象跨越”的战略要求,是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就时空机遇而言,2014年既是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评选年,又是江苏省十八运在淮安市的举办年。所以,淮安市围绕“当好东道主、办好十八运”所做的很多工作,都契合了文明城市的创建要求,抓住承办省十八运的机遇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文明城市创建提升淮安的形象品牌,可以收到较好的叠加效应。
创建工作只有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才能赢得群众真心支持。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我们接受群众检阅的差距还不小。”据介绍,比如环境卫生,总体上基本过得去,但局部地区过不得细、过不得关,离精细化、常态化的标准还有不小差距。再比如市政设施,盲道、井盖、护栏、垃圾箱、电话亭、消防栓、无障碍设施等还存在设置不合理、维护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给市民特别是外来旅客带来了诸多不便。
此外,城市交通拥堵、经营性公共场所消毒设施配套到位率严重偏低,这些问题都要求政府部门勇于并且善于、乐于“在满意声中听不满,在不满声中求圆满”。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根据创建需要,要在城区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六大行动”,促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同时,还要大力开展社区达标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单位、行业、社区、村镇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真正做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测评体系的标准与人民满意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明创建既要经得起上级的检查、又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还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阅!”淮安市委副书记练月琴在动员时表示,要把人的需求摆在首位,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百姓身边的事情抓起,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便捷度、人居环境的舒适度,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明发展成果。要始终把群众作为城市的主人和文明创建的主体,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根据创建要求,淮安市已经从四个方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体工作进行部署:科学研判、顺势而为,坚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对照测评体系的指标、人民满意的要求、督查的问题和创建氛围的要求找差距,在“找差距”中把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对照指标、突出重点,增强“一点代表全市”的大局意识、“一份决定成败”的责任意识、“一失导致万无”的危机意识,在“三个一”中解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实行“倒计时”推进,推进责任目标落实,推进后勤保障服务,在“三推进”中强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保障措施和工作机制。
城市大变样,助推文明“新常态”
自淮安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来,美丽文明的淮安,到处“城美、路净、水清、地绿”,在这优美环境、整洁市容与市民欢歌笑语间,有着无数默默奉献、辛勤工作的创城工作人员,他们奉献着自我,甘作一片绿叶。
淮安区河下古镇的保安同志放弃了正常休假时间,一天24小时轮班坚守在岗位上。日前,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收获了家住上海的赵德标老人写来的感谢信:“我是上海市虹口区人,今年82岁。前几日陪老伴回老家江苏省淮安市探亲,在梁红玉雕像景区游玩时,不慎落入三米多深的池水中,我一边抓住几颗芦杆,一边呼救,景区多名保安人员闻讯,跳到池中将我救起,当时过于慌乱没有留下救命恩人的姓名,心中甚为不安,今特写此信,感谢在我命悬一线时,及时出手相救的保安同志,更感动于他们做好事不留名的高尚风格,诚心的为你们祈福:你们健康、快乐、一生平安!”
自从淮安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淮安市文明办、教育局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广泛宣传,教会孩子们什么是“八礼四仪”,让孩子们学会感恩,生活之中礼仪当先;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城区夜景靓丽迷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淮安以构建和谐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实施城区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进一步提升了淮安文明城市形象。
据介绍,淮安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还实施了“841”特色公益广告打造工程,制作巨幅宣传牌1000多块、道旗10000余幅,以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在迎检动员大会之后,发动全市上下集中开展城市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管理、市政设施维护、“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节俭养德文明餐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等六个拉网式排查补缺行动。
据淮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淮安目前正在谋划制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规划》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意见》,推动文明创建由“应试创建”向“素质创建”转变,由“暴风骤雨”式创建向“细雨润物”常态化创建转变,打造文明“新常态”,具体体现为谋划创建工作“五个年”活动,即策划开展“志愿服务突破年”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深入开展“诚信建设推进年”活动,动员和组织全市上下围绕诚信建设树新风、扬正气;策划开展“公益广告提升年”活动,调整广告布局,规范广告用语,优化广告设计,深化广告内涵;策划开展“道德关爱深化年”活动,着力推动“存好心、做好事、有好报”的道德理念深入人心;策划开展“长效机制规范年”活动,积极探索提升城市卫生保洁、公共管理和不文明现象治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全市人民长期享有文明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