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杂稻"专用肥破解肥力下降 曾助力亩产超1000公斤

12.12.2015  08:22

  新华报业网讯 记者12月11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欧阳平凯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破解土壤肥力下降难题,并助力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稻”成功实现每亩超过1000公斤的世界最高水稻单产。

  袁隆平院士在实现杂交稻每亩900公斤后,一直在努力冲刺亩产1000公斤,并委托湖南丰惠肥业有限公司牵头校企合作攻关。2011年开始,丰惠肥业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欧阳平凯院士团队联手攻关。

  “上世纪60年代始,由于单施和过施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化肥报酬越来越低。”欧阳平凯团队助手、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胡南介绍说,化肥报酬30年间递减了50%~60%,原先1公斤化肥可以生产25公斤谷物,现在只能生产10公斤。为此,欧阳平凯团队从提升土壤化学肥力、物理和生物肥力入手破解难题。

  研究人员在传统的N、P、K等无机养分中,合理添加了中微量元素、20%-30%的高品质有机质、活性微生物菌剂以及少量抗虫抗逆生物活性成分。“我们研发的肥料能够创造适宜的土壤松紧度,改善物理肥力。”团队成员介绍说,有机质通过与化学养分的螯合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的流失以及水环境污染,而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生物肥力。

  (杨芳蒋廷玉)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