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楠: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依托海州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海州湾生态旅游景点、赣榆港等区域海洋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探索“公益检察+海洋生态+法治教育”三合一的海洋碳汇司法保护和生态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检察工作现代化履职及社会化治理,深化创新能动履职保护海洋“蓝色碳库”,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新动力。
品牌化党建引领担当,搭建高标准检察文化建设阵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筑牢思想根基。院党组总结提炼“检察初心 怀仁至善”党建文化品牌,以求极致精神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中善作善为,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设思辨空间,激发创新能动履职“内驱力”。打造“初心讲堂”“怀仁书屋”“至善论坛”三位一体式助推检察干警成才的孵化培育平台。“检海牵手”共建,壮大守护海洋力量。结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与海事、港口企业等共建“检海牵手”党建联盟,于连云港新海湾码头公司设立“守护海洋 服务港口”检察工作站,高效服务连云港港“重要北翼”发展。
现代化履职标杆示范,打造海洋碳汇检察保护“赣榆样本”。“数字化”履职,赋能海洋检察监督质效。依托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云平台,升级改造检察生态数据中心,增设“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碳汇认购生态代偿”等生态修复模块,分类打造湿地保护、海洋碳汇生态治理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检察数字监督模型,提高海洋检察服务质效。“协同化”履职,府检联动共绘陆海统筹最佳“蓝色路线图”。构建“蓝色碳汇功能区”的陆海统筹“海域大生态”监督格局,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不断破题。“引智化”履职,加速检察理念破层出圈落地生根。注重“引智”入检,构建“检校联合+行刑衔接”的“外脑智库”,聘请南京林业大学碳中和研究中心葛之葳教授作为“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办案,攻克检察办案中海洋碳汇认购生态代偿碳汇量评定的关键问题。与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共建海洋公益诉讼研究基地,共同合作完成海洋检察课题3个。
社会化治理海晏河清,奋力推进海洋强市中国式现代化“后发先至”。强化法律监督,溯源治理维护“平安海洋”“生态海洋”。赣榆区检察院起诉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涉海洋刑事案件15件44人,探索增殖放流、劳务代偿、固碳、降碳等替代性修复方式,推动清理近岸固体废物、垃圾和海洋油污100余吨,修复湿地800公顷,服务保障和谐、生态海洋发展。强化“海洋检察+”机制建设,凝聚海洋长效常治合力。推动水行政主管、农业农村等行政职能部门建立河道、湿地等海洋元素长效机制,开展涉海洋专项行动,织密海洋保护网。强化传播海洋检察前沿理念,把握海洋治理“检察话语权”。承办“走进海洋 合力护海”海洋保护研讨会,邀请海洋领域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等齐聚一堂,研讨陆源污染治理、海洋渔业安全等海洋治理的发展路径,传播海洋碳汇检察保护和生态治理模式。
(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