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二)
一如国家防总此前的预判,这个夏天,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有点大。进入主汛期以来,受梅雨、台风影响,江苏连番迎来强降雨天气,沿江苏南地区主要河湖水位一度跨越历史最高水位。当前,江苏仍处于主汛期,突发性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随时可能发生,防洪防汛须臾不可放松。
与此同时,江苏境内的重点水利工程稳步推进,有的已经为缓解防汛压力做出了贡献。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访江苏无锡、淮安、泰州等地,实地了解了长江、太湖、淮河等相关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
环境为本 让太湖再现碧波美景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3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199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太湖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导致无锡城市供水危机,敲响了太湖生态警钟,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为再现太湖碧波美景,2008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江苏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规划实施走马塘、新沟河、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以有效改善太湖水污染问题。
江苏省太湖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何勇介绍,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近期引排工程项目之一,总投资达56.47亿元,包含船闸、泵站、鱼道、节制闸等工程的建设。
“既是水利工程,也是水环境治理工程,要让太湖水活起来。”何勇说,这项工程将5年一遇以下区域涝水由南排太湖改为北排长江,进一步改善梅梁湖水质,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通过扩大区域洪涝水北排长江能力,提高防洪标准,改善地区河网排涝条件和水生态环境。
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跨河桥梁29座,建成6座;江边枢纽船闸工程已投入使用,完成闸站主体工程;西直湖港南枢纽全部完成,部分完成西直湖港北枢纽和闸站枢纽;水系调整及影响处理、水保及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预计到2016年底,工程将全部完工。
记者注意到,在江苏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保护已得到更多重视。如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中,就专门设置了鱼道;在川东港工程盐城大丰市境内工程施工过程中,专门引水改善麋鹿的生态环境。
技术为盾 让江水“按照人的意志走”
长江横贯江苏东西425公里,这既为江苏提供了丰富的岸线资源、发展机遇,也为汛期防洪增加了不小的考验。其中,南京新济洲河段又是长江江苏段的龙头。该河段全长约25公里,分布着新生洲、新济洲、新潜洲等诸多江心洲,为多分汊型河道。由于一直未得到系统治理,新济洲河段出现了左汊河槽枯萎,右汊“水太多”的情况,影响沿岸基础设施安全。
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长江南京新济洲河段整治工程的可研报告,江苏省发改委批复了工程设计,批复投资49898万元。工程旨在使新济洲河段向稳定的双分汊河道转换,遏制右汊分流继续增加的态势,控制和稳定新济洲河段河势,保障防洪安全。
想保证地方安全,先要让河道稳定住,可管住涛涛江水谈何容易?南京长江河道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李涛章说,他们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引导河流“按照人的意志走”,让新济洲段由“多洲多分汊”变为“双分汊”。
数据显示,长江南京新济洲河段北汊分流量为40%,南汊为60%,为控制水流,保障总体河势稳定,水利部门对两岛中间水道(中汊)进行封堵。李涛章介绍,技术人员针对工程的难点,大胆创新,采用了全新的砂袋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将每个宽25米、长60-80米的高强度涤纶袋,装填进2000立方米砂子,重量约3000吨,形状似大枕头的砂袋,通过专用作业船沉入水中。80多个大枕头堆积起来,筑起一道坝长229米、顶宽6米、露出水面高度为4米的梯形坝体。软体坝完工后,为彻底稳固坝体根基,还要在坝体两侧采用抛石进行加固,最终实现中汊封堵的顺利合龙。
此举将中汊原有流水变为静水,这里的河道会慢慢形成淤积区。同时,两洲之间长江南北两汊水流分流比会逐渐达到平衡,保障下游大胜关京沪高铁桥、南京长江三桥以及两岸大堤的城市防洪安全。
民生为旨 让老百姓告别“锅底洼”
淮河是流经江苏又一大河流,淮河治理工程一直牵动民心。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重点项目,江苏的分淮入沂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据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自二河闸起,沿线经淮安市清浦区、淮阴区和宿迁市泗阳县、沭阳县,至沭阳西关与新沂河交汇,全长97.5千米,设计泄洪能力3000立方米每秒,是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洪泽湖的排洪通道之一。
此外,三河闸加固工程也于2012年10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共有63孔闸,通过启闭机可一键实现开闭闸。当下正值汛期,三河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24小时严密监测。
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省粮食主产区,但因为地处淮河下游,也是淮河流域最大、最低的平原洼地。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作为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川东港工程是《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规划》确定的里下河腹部排水入海主要通道之一,是提高里下河地区总体防洪排涝能力的关键工程。
川东港工程由车路河、丁溪河、何垛河、川东港新老闸等4个河段组成,拓浚总长度90.62公里,涉及泰州的兴化市、盐城的大丰市和东台市,工程批复总概算27.29亿元。川东港工程主要任务是拓浚整治里下河腹部东西向骨干河道车路河接通川东港入海,增强里下河腹部地区外排能力减轻区域洪涝灾害。
里下河地区共有三大洼地:溱潼、兴化、建湖,其中兴化又是最低洼的地方,俗称“锅底洼”。因为外排出路不畅等各种因素掣肘,每逢汛期,兴化就容易出现四水投塘的局面。在兴化当地流传着“羊年发水”一说,今年有不少农家在汛期前便开始到处拾掇砖块,将自家家具、家用电器等垫高。
川东港工程的实施,将新开辟一条重要的涝水入海通道。该工程中央累计下达投资计划268285万元,建设工期从2013年12月到2016年11月,其中丁溪河和老川东港河道疏浚基本完成,现已顺利放水。工程全部竣工后,当汛期兴化水位达2.5米时,可增加流量每秒200m?的排涝能力,有效降低兴化、溱潼水位。“到时候老百姓能把自家拿来垫高的砖头都拿出去扔了,那我们就算成功了。”兴化市境内工程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本文根据人民网江苏视窗栏目刊发稿件修改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