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经济发展“重中之重”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昨天开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这是“十三五”江苏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增长新动能的“重中之重”。供给侧怎么改、改什么,多位委员建言献策。
“两难”并存,结构性改革等不起
过去五年,江苏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初步形成“三二一”现代产业结构,但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分析经济运行质态,供给和需求是两个重要维度,以往关注的焦点都在需求侧,内需足不足、外需振不振。随着经济发展向高端迈进,以往低水平供需平衡的体系被打破,高水平供需平衡的体系又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供给体系出了问题。
“供给体系怎么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真切体会到。”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姚东明委员分析说,大到高端装备,小到轻工产品,很多国内品牌产品的质量与国外品牌产品还是有一定差距,导致大量消费外流。一边是中低端产品过剩,一边是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这个“两难”局面在全国普遍存在,江苏也有所表现。前不久,南京一家企业在夫子庙水游城设立了一家进口商品展销店,主打新奇巧的轻工消费品,时尚感、设计感非常强,受到消费者青睐。
“‘十三五’期间,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将更加显性化,增长动力转换将迎来关键阶段,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出现滑坡。”列席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志彪认为,江苏正处在一个“集中承压期”和“重要窗口期”,“双期”并存的特殊阶段,必须将全部精力集中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上来,必须创造新供给,精准满足新需求。
生产端入手,结构性改革需加快
供给侧怎么改?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昨天的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把握供给和需求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
“罗书记的这段话内涵非常丰富,不能片面狭隘地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委员指出,供给侧的范围很广泛,从涉及环节看,包括创新、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从涉及产业看,一二三产业的所有门类都有关联。
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加快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关键举措。委员们建议,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产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端化、规模化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以跨界融合为着力点全面提高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做好“去产能”工作。
找准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结合点,扩大有效投入是关键。前不久,2016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公布,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一些传统行业改善供给的项目、信息服务项目显著增多,反映了未来制造业投资的方向。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势头好,养老服务、休闲旅游、大健康产业等需求空间也很大,值得加大投入。
协同改革,培育更多“领跑者”
委员们建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要同步改革,一旦“不合拍”,改革就会遇到“梗阻”。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和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常州天合对供给侧改革深有感触。“制造业企业推动供给侧改革,有两个重要方面要把握好,一是市场开拓能力,二是科技创新能力。”高纪凡说,我国市场经济过分强调竞争性思维,谁的产品价格便宜,谁就能赢得更多首次份额,这样一来,行业内的“跟随者”往往将“先驱者”挤垮,同质化竞争最后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更推崇“领先者”,通过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新兴企业寻找市场的空白点,不断推出更新奇的产品。因此,政府部门要构建类似的激励和引导制度,供给侧的动力才会足。
推动供给侧改革,尤其要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江苏虽然是互联网经济大省,但相对于网络经济的巨大空间,挖掘和利用得还远远不够。委员们建议,企业要用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大力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类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流程互联网化转型;政府部门要打造支撑平台,出台精准的引导政策。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