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会议中国强调社会力量参与

23.10.2015  16:03

  新华网安卡拉10月23日电(记者邹乐)《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2次缔约方会议于23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闭幕,中方代表团在会议中强调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

  会议期间,由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佳平带队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土地退化零增长,将目标转化为行动”等主题圆桌会议,介绍了中国在设定治理目标、科学规划、监测实施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强调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沙漠化治理,指出实现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是将目标转化为实践。

  封佳平介绍,今年4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2016至2020年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到2050年全部可治理沙地得到治理的目标,以及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等目标任务。

  封佳平说,中国政府经过半个世纪的荒漠化治理工作,已实现了连续十年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但目前防治荒漠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国还有53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和32万平方公里具有潜在沙化趋势的土地,近10年亟须封禁保护的沙化土地有28万平方公里。

  他指出,中国荒漠化治理面积大,任务重,半个世纪以来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治理措施,已将容易治理的地区进行了有效治理,但剩下的治理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和健全体制机制、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治理工作中去。

  他还表示应更加重视科学治理,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建立防沙治沙科技支撑体系。

  10月16日中国代表团还召开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主题边会,重点推出“一带一路”国家总体战略框架下与沿线国家共同开展荒漠化防治行动的设想。《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莫尼克·巴尔比出席边会,并高度评价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设想。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2次缔约方会议于10月12日至23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来自约100个缔约方国家的部长和政府高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全球荒漠化防治面临的困难,指出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仍是主要障碍,特别是受荒漠化影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需通过国际公约多边框架获得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