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80后与“80后”聊过年:围坐一桌心不一?

11.02.2015  14:08

  80后与“80后”聊过年

  中国江苏网2月11日讯 今天是腊月廿三,民间称为“过小年”,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年轻的你知道那些旧时的年俗吗?能接受吗?老一辈人能否接受现代人的过年模式呢?他们有怎样的看法呢?这次访谈我们邀请了两位80多岁的老常州,与“80后”的小常州,一起聊聊那些过年的事儿。

  本期三人谈嘉宾

  吴克忻 87岁老人

  许巧珍 83岁老人

  恽燕玲 “80后”女生

  主持人 车玉

  特别鸣谢场地提供:

  全国百佳茶馆——溢壶茶

   一、丰盛:不是享受

   是负担?

  主持人:最有老常州年味的吃法有哪些?

  吴克忻:10岁前,我们家境尚可,属于中等。过年前最重要的事是杀猪,而且要是公猪,不能太重,不然肥肉太多,大概120斤至130斤。然后开始腌咸肉、灌香肠、做肉圆、做糟扣肉。抗战开始后,家境大不如前,我家还是要买一条猪前腿,我们称之为顺蹄,寓意着事事顺利。除了腌猪肉,还会腌咸鱼、做鱼圆等等,这些都必不可少。

  许巧珍:到了腊月中旬,家家户户就要开始磨米粉、做团子。大户人家要忙上三天三夜,一般人家也要忙两天。老常州通常先做大团子,腊月廿几再做小团子。大团子没有馅心,又称年糕,可根据各人口味,调节糯米和粳米的配比。小团子有各种馅料,比如青菜肉馅、萝卜丝馅、豆沙馅等,也会根据馅料做成不同形状。

  吴克忻:大团子被赋予更多的寓意,因此它被做成很多形状。比如,元宝状,寓意添财;寿桃状,寓意长寿;米囤状,寓意粮食富足;柴枝状,寓意来年旺盛;还有土龙状,寓意安宅,而且要到二月初二时才能分食。小团子主要寓意着团圆、圆满。

  主持人:年轻人还爱吃这些食物吗?

  恽燕玲:这些曾经是常州人过年期间不可或缺的纯自然食材,在现代人的年夜饭中却变成了稀罕物。我们对于这些食材,更多的是怀旧。由于“年饱”,更主要的是这些食物平时想吃就能吃到,因此,到了过年,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食物,而且吃得太多也是负担。

  吴克忻: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人们才能有相对丰盛的食物吃。现在的人们平时吃得就很好,菜肴更加丰富多样,天天都像过年一样。

  主持人:现在过年时,人们还愿意为了吃而这么忙活吗?

  许巧珍:除了在农村少数人家还会这么张罗,城市里的常州人几乎不会也不愿意这么忙活。他们要吃这些咸肉、鱼圆、团子等,都可以从市场上买到。而且,现在人们的营养习惯不同了,他们认为腌制类的食物不卫生、没营养,吃得很少。

  吴克忻:我倒是觉得现在的人开始返璞归真,又对外面买的食品不放心,只要有时间,还是选择自己做。关键是,大家都要上班,几乎没有时间忙活。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不会做,会做的人也老得做不动了。另外,现在的家庭也没有做这些食物的条件。以前有大厨房、大灶头、大蒸笼,现在家里的厨房小,煤气灶和小蒸锅根本做不了。

  恽燕玲:现在过年,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去饭店吃年夜饭。准备一桌年夜饭需要很长时间,张罗起来实在很麻烦。我们即使在家里吃饭,也很少会做一大桌子菜,更喜欢吃火锅,不仅热腾腾,准备起来也很方便。而且,到了过年,从年前的年会聚餐吃到年后的家庭聚餐,一顿接着一顿,让人精疲力尽,胃口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