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期内他突然失联?淮安检察官人性化司法获赞

05.05.2017  09:47

  “王检察官放心,以后我会好好打工,赚钱养家,绝不会再犯事了!”日前,曾经失联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未成年人张某(化名)拿着不起诉决定书,向检察官王玉深深鞠了一躬,让最近一直到处找他的王玉放下心来。

  1999年出生的张某,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移送淮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鉴于张某案发时刚满16周岁,且系初犯、偶犯,犯罪情节轻微,2016年9月15日,该院对张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察期6个月。因为张某家境不好,该院还特别批准张某可以赴外地打工补贴家用,但必须与帮教检察官保持联系。此后,王玉为张某制定了详细的帮教计划,向他免费赠送了法律书籍,并经常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鼓励张某遵纪守法,重新做人,而张某每月都能主动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各方面表现都很好。

  眼看考察期临近结束,王玉却突然发现张某不再接听电话,张某母亲电话也一直不通。是张某又犯事了,还是不愿再接受帮教?如果是后者,是否要撤销拟对其不起诉决定,依法将其提起公诉?

  为摸清原委,王玉与同事立即专程前往张某家了解情况,却发现张某家大门紧闭。通过打听得知,春节前,张某爷爷不幸去世,几天后其父亲精神病复发,被送往医院治疗,至今未归。家人接连遭遇变故,加上家庭经济窘迫,17岁的张某情绪低落,春节没过完就又到南京打工去了。

  王玉立即请张某的一位亲属拨打张某的电话,才知道张某以为王玉打来的电话是骚扰电话,就一直没接。而张某母亲则因为精神病医院将亲属手机统一收走,也没能联系上。

  得知事情的原委,王玉原谅了张某的突然“失踪”,但又担心张某在心情低落和经济窘迫的双重压力下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此,王玉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张某进行心理干预,张某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卢志坚 张士海 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