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老龄生活 老年游学撬动银发经济新杠杆
首届世界老年旅游大会即将在烟台召开
旅游日益成为老年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中国正在慢慢“变老”。
近日,全国老龄办宣传部与《紫光阁》杂志联合主办的“重视老龄化国情教育”研讨会在山东烟台举行。会议透露,截至到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同时具有“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点。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养老是消费力,也是生产力。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篇经济的大文章。
长久以来,提及“银发经济”,人们的目光更多关注的是保健品、养老院这些传统行业。但如今,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一个巨大的、层次丰富的中国养老市场的轮廓正在愈见清晰。
这个过程中,银发旅游业已经摸着石头前行了很久,并衍生创新出新的模式。如何让“老有所养”更有质量,银发旅游业的范本作用正在显现。
老有所游日渐常态化
就在今年春节期间,烟台市民林女士和老伴一起去了趟厦门,感受了一番南方的风土人情。尽管年近7旬,但林女士觉得,比起刚退休那几年,自己从身体到精神都更年轻了。“这可能跟我喜欢上旅游有关系。”
近几年,林女士和老伴每年都会提前做好出游计划,并列出开支预算。“我和老伴收入还可以,只要身体允许,我们想尽量多出去走走。实在走不动了,就选择一个养老机构。”
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林女士一样加入老年旅游的大军中。
从“少年中国”到“银发中国”,我国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伴随“银发中国”而来的“银发经济”,也日渐在经济大盘中占据一席之地。
涵盖了养老服务业,卫生保健业,教育及文化娱乐产业等数个门类的银发产业,因包罗万象而形成一条巨大的经济链,为很多行业提供了商机,医疗保健、金融甚至房地产都纷纷抢进,力图在其中分一杯羹。
旅游业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养老”的新消费模式逐渐兴起。
据国家老龄办统计,2016年我国老年人共出游达8.24亿人次。2017年上半年,老年游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4倍,60岁左右是老年游的主要人群。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银发旅游”的势头日健。
从菜篮子到钱袋子,从广场舞到组团游,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催生“银发旅游”的重要因素。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使得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囿限于基本的吃喝住,而转变为关注身心健康、生活幸福指数升高的问题。
在这种大背景下,老年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因为其对老年人身心的积极影响,迅速俘获大批老年人。
不同于医疗养老、传统居家养老、社会机构养老等传统模式,老年旅游是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通过让老年人动起来,在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同时,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满足了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特殊需求。
老龄产业与新兴经济的加速碰撞,智能化的广泛应用,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使得老年人的出行更加容易便捷;而退休人群在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渐呈上升趋势,进一步使得老年群体的旅游休闲成为“刚需”。
老龄化浪潮下,老有所游正日渐常态化,成为老年生活的应有之义。
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层出不穷
带着镣铐跳舞的“朝阳产业”
面对来势汹汹的“老龄化”浪潮,银发旅游已然成为21世纪最具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但目前的银发旅游发力仍不够强劲:强烈的需求与市场供应的不平衡,市场环境的重重隐患,都让银发旅游面对带着镣铐跳舞的尴尬。
烟台市旅行社协会会长夏卫表示,旅游业的整块大蛋糕里,目前老年旅游所占的比例份额几近50%。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扩大,这一比例还有望继续增加。
鉴于老年人的特点,跟团游仍是目前老年旅游的主体。嗅到市场的风向,大批旅行社纷纷开通“夕阳团”,“老年专列”等项目。根据参与者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目前烟台老年旅游市场基本可分成高、中、低不同档,各档的需求增强相对比较稳定。
为特定的旅游人群设计个性化的产品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但纵观全国老年旅游市场,距离这个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进入或试图进入这个市场的资本是盲目的,他们并不了解这个“新战场”。或者在产品定位方面不清晰,或者只是跟随老年旅游这个概念,产品针对性不强,
“我们需要的旅游比年轻人要相对复杂一些。”退休干部林先生告诉记者,老年人因为年龄大、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因而不能像中青年人那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综合考虑饮食、交通、住宿、医疗等诸多因素。同时,老年人除了旅游服务外,希望在旅途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呈现出明显的社群化需求特征。
这一切,对希望更多参与到这个市场的旅行社群体来说,还需不断调整和完善。目前国内从事老年旅游的旅行社,不乏通过低价来吸引客源,住宿差、路程赶、购物的现象。而老年人需要的医疗保障、旅游保险及专业化导游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2016年9月,我国首个老年旅游国家级行业标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实行,首次对老年旅游市场做出了规范。
这部行业标准的出台,如同一个分水岭,推动了老年旅游市场的划分。一些原本依靠价格来吸引客户的旅行社,逐渐因利润低、风险大,规矩而退出市场或选择观望;而一些有志开发这个市场的旅行社则根据现状不断调整自身。
对市场运营主体来说,如何实现对市场的开发,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和确保盈利,保证良好运转,是他们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提升的主题。据夏卫介绍,烟台旅行社协会下一步将整合旅行资源,进一步细分老年旅游市场定位,推广优良线路和优良产品,引导市场更规范、更有序地运行,做大做强老年旅游这块蛋糕。
老年游学撬动银发经济新杠杆
做大做强老年旅游需创新思维
山东工商学院全域旅游研究所所长李玉新认为,通过旅游等方式来提升老年生活质量,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种有益尝试。银发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于老年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随着经济的独立,老年人对高端旅游如游学的需求也会加大。这不仅能拉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老年人自我价值的重组和实现。
和许多新兴产业一样,银发旅游存在的问题,换个角度会成为发展的机遇。
面对挑战,谁最快适应,谁就能真正领导老年旅游市场发展。随着行业标准的出台,老年旅游市场从原来的低级 、粗放型的旅游市场往品质型 、规范性的旅游市场发展。对老年旅游观念的转变和老年旅游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当务之急。
要“摸准老年人的脉”,需要创新性地对旅游资源、设施和服务进行重组,多开发适应老年人兴趣与爱好的等产品。
老年游学模式,正是市场自身博弈产生的探索结果。
5月24日,首届世界老年旅游大会将在烟台拉开帷幕,以“发展老年旅游、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构建以“老年游学”为核心的世界老年旅游交流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老年人打造一个新起点。以此为契机,老年游学也将日益受到关注。
老年游学的概念于2013年7月第一次被提出。在广州召开的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第92届理事会上,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弗朗索瓦·维拉斯率先提出“老年游学”这一提议。
游学,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无论是马可波罗的游历还是孔子的周游列国,都是游学的一种形式。将游学与老年旅游相结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形成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
事实上,这种养老模式国外已经有所探索。
在美国,借助老年游学营,退休学习学院等载体,将旅游、学习、体验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的生活方式。
“老年游学”提出后,从2013年至今已经被全国越来越多的老年大学所接受,并积极探索。如今,这一模式也开始逐渐进入中国老年人的视野。
去年底召开的首届中国游学养高峰论坛上,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呼吁,全社会应响应党的十九大指向性问题,构建养老、敬老、孝老的政策体系,开发真正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游学养产品和服务,拥抱游学养新时代的到来。
作为一次探索与创新,老年游学模式为老年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生力量,并已经开始展现出积极和活力的一面。
事实上,对于养老服务的升级,无论是政府的“搭台”,还是市场的“唱戏”,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突破。中国老年人在渴求更美好的晚年生活,中国养老市场也正期待着各方碰撞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希望更优质的运营管理以及先进的养老理念能够推动“银发经济”的持续发力。
(责任编辑:欧阳)